《萝卜又回来了》这篇文章是“善”主题周作文,“善”这个主题可能让很多人心中五味杂陈,毕竟善恶这种二元的价值观内涵丰富、因人而异。
这个主题让我想起一个童话故事《萝卜又回来了》,小时候我就听过这个故事,后来又在女儿的书上看到这个故事。它传递了一种友善和谐的理念,但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出现这种生活氛围,所以,我想到了一个发生在迷雾森林里的故事。
在自然野生状态下,动物们的生活氛围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若它们有思想,那么它们日常的心情状态定是紧张、悲观、恐怖的,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小兔子更是如此。厌倦了坑蒙拐骗生活方式的兔子不愿意再生活在这样令人不安的环境里,心中自然向往传说中的友善森林。因为在友善森林里,所有动物都不用再过朝不保夕的生活,享受和谐友爱的环境。但在森林里,知道这个传说的兔子爸爸以及很多动物都去尝试过那道透明的墙,最终都失败了。
小兔子因为老猴子的诱骗才来到迷雾森林和友善森林的边界,它相信了老猴子的谎言,以为自己的父亲已经成功前往友善森林,所以它努力尝试,希望自己也能成功。
老猴子看它执迷不悟的样子,最终放弃劝说。它秉持着最后一点儿善心,把偷小兔子的萝卜也还给了它。
小兔子背水一战,一次次努力尝试,直到最后只剩下一丝力气时,尝试了第13次,摸上了那张无形的网,终于来到了迷雾森林中所有动物梦想的新世界。
所谓的新世界是什么呢?在这个友善森林里,小兔子获得了自己梦想的兔兔有爱、和平相处的友善环境,岂不知它千辛万苦来的友善森林只是人类的一个兔子饲养场而已。
兔子当然没有智慧感觉出新世界是人类的圈养场所,也预测不到被宰杀的命运。在我们看来,畜牧场还不如迷雾森林,起码它们可以依靠那些保命手段生存下来,但是在饲养场,它们最终只能束手就擒。
可是命运就是这么讽刺,我们苦苦追求的境遇并不一定比以前的境遇更好,说不定更糟。但只要你渴望一种新生活,都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尝试无数次,才有可能成功。
所有的向上进步都不容易,小兔子就是那个孤勇者,它一次次撞击着眼前那堵无形的墙,虽然看起来没有丝毫改变,但它仍然在努力。
西方文化不喜欢13这个数字,因为它代表灾难和不幸。原先,我也随大溜地不喜欢。但现在,我觉得如果没有灾难,一个人很难坚持一次次向一个目标努力,打破那个瓶颈。所以,对于努力的人,灾难本来就常伴左右,所以,灾难应该是通往成功路上的必然。13便是那个试金石,只要通过了13次,它就可以到达另外一个彼岸:友善森林。
文章才开始命名为《撞墙的兔子》,后来我又改成《萝卜又回来了》,觉得更贴切主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首先,自始至终兔爸爸给它讲的这个故事和爸爸已到达友善森林的念想一直激励着小兔子向前进,这个关于善的故事是它的梦想;其次,老猴子良心未泯,在它饥饿时还给了它半个萝卜,这是野蛮文明之下隐藏的善;最后,小灰兔友好地和它分享萝卜条,这是先进文明表面的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总之,无论什么样的环境,善恶总是相对的。
现在回头看这篇文章,故事所谓的渴望、障碍、行动、情感、展示这些都有,但细节描写太弱,所以需要增强细节描写,下次修改的主要任务是细节描写,希望自己真正化身成那个小兔子,真实幻想那个色香味俱全的世界,从寒冷和肃杀这个方向去描写细节,看看会有个什么呈现。
这个故事的写作虽是一时兴起,却是有感而发,我觉得在写作这条路上,我也是那只撞墙的小兔子。
有时候,在看书或者写文章时,我能感觉到思想上的透明天花板出现了一丝丝裂缝,透出了一丝丝光亮下来。
我努力撞击着那堵墙,还是无从下手,不知道从哪个方向尝试才对,不知道哪种力度才合适,不知道怎样才能真正把头顶的这个透明的天花板打破。
但是不得不说,这个过程虽然辛苦,还挺有意思。我希望自己像那只小兔子一样不停去撞击那个天花板,直到沐浴在阳光中,到达那个美丽新世界。
如果新世界也是像兔子饲养场一样的屠宰场,那就把那个新世界也打破!
(8月7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