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和我说起她买的公寓,呵呵,对。可能是个坑项目,酒店包租的那种。
原本位置挺好,遇上yq耽搁了收房,约定的第一期租金开始拖,晚了好几个月不说,装修的样板房和现在看到的成品就不止差一两个水平。
群里各种声音和人身攻击,情绪是满满的。
业主最不爽的就是酒店方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单方告知,支付时间、支付方式包括已经单方改过的公告,依然是想改就改。
好不容易盼到第一次支付,又拖了十天,季付变成了月付。
小a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把房收回来自己租。只是装修费非常的亏,每平3500,相当奢华的样板间。
现实太残忍,非常辣眼的装修风格,号称五星还整了张圆桌。标称的电器也就只看到了一个小冰箱,最近装上了电视。
小a见不得冲突,她开始站在酒店方出主意。告诉他们需要站在业主角度,不能要求业主理解而是争取他们理解。确实啊,房子是业主买的,装修费是业主出的,他们喊穷拖延怎么能引起共鸣呢。
卖房的开发商应该最坏,他们拿了部分的保证金,保证什么呢?不跑路吗:)
反正最弱势的是业主,打官司都没胜算。从合同上和流程上抓不住多少把柄。
开始支付后,陆陆续续有人拿到还有人没能拿到。每次解释都会被业主拍死。小a又给他们出主意,让群里结个龙,没收到款的房号+银行名字。
因为解释是和楼层与银行有关的。每个去解释也像是在编故事。
果真,情绪有了出口,群里气氛好了不少。加上他们态度的缓和,业主也没有非常蛮横了。毕竟大家要的是照合同支付租金还贷而已。压力都大,花钱还受气,可不是该有脾气。
小a说担心自己有没有当叛徒,她自己甚至是想打官司的,只是见不了冲突。她也体会到了业主们的焦虑,她也知道真有问题也不是一线办事人员能掌控的,背锅侠而已。
我夸她,减少了大家不必要的消耗。大热天的谁想发脾气。她讲的也都是事实。两方都应该感激她。
毕竟发脾气不是大家的目的,解决问题才是。合作思维才能双赢。真要去闹,开业口碑搞砸了那就是个烂摊子。如果是纯骗型的企业那直接没得选,撕破脸打官司,如果是真的资金周转问题,一起挺过去才是共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