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爱,是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
人~所有时代的人和所有文化中的人,面临着完全相同的问题:如何克服分离,如何达到和谐,如何超出个人生活并发现一致。
实现人与人的结合,摆脱分离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迷狂结合:这种结合可能自动导致精神恍惚飘然,有时依赖药物的帮助。(我的理解是不是就是结交一些狐朋狗友一起酗酒赌博等,这种方式的结合看似摆脱了孤独,摆脱了分离,结果是产生了比以前更加强烈的孤独感。)这种结合有几个特点,它们是强烈的,它们是暂时性的和周期性的。
2、雷同一致性结合:在这种结合下,个个同一,以便使他们的作用在一个群体中没有阻力地充分运用,需要每个人坚信他所遵从的是自身的意愿。正像现代大生产要求标准化一样,社会过程也要求人们标准化。(这种结合已经抹杀了个性,现代的教育,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如果仅仅为了分数而教育,那孩子就变成了这种结合下的机器。他们为了摆脱分离,遵循父母学校的意愿,否则就会被孤立。)雷同一致性结合并不热切,强烈,它是平静的,照惯例行事。
一切按部就班,都预先规定好了。陷入此种循规蹈矩之网的人应该怎么样才能不忘记他是一个人,一个独特的个体,一个只被赋予一次生命机遇,带着希冀和失望、悲哀和恐惧、爱的渴求、对空虚和分离的畏惧的人呢?
3.、创造性的结合。一切创造性工作的劳动者都和他的对象融为一体,人在创造过程中把自己和世界结合起来。前面两种结合都是生存不完全的答案。圆满的回答在于达到人际关协调,在于我与另一个人融为一体,在于爱。爱是人类生存问题的答案。
这种对人与人之间融为一体的渴求,是人类最强有力的奋斗的动力。它是最基本的激情,它是包括人类种族,家庭,社会的力量。没有爱,人类便不能存在。然而,倘若把实现人与人的结合成为爱,那么我们会发现很多困难。融为一体的结合能够通过不通的途径达到,而这些途径与各种形式的爱所共有东西都同样重要。它们称为❤️吗?或许爱应该是一种特殊的结合。
什么是对生存问题成熟回答的爱,还是一种共生性结合的爱那些不成熟的形式?我们讨论的爱应该是指前者。
共生性结合类似母体与胎儿的关系,他们生活在一起,互相需要。共生性结合的被动形式是屈服,或者是受虐狂。这种受虐狂用使自己成为另一个支配他,管教他,保护他的人的一部分,来摆脱难以忍受的孤独和分离感。他永不感到孤单,没有任何尊严,不是一个完全的人?(让我想到了妈宝男,永远长不大,永远断不了奶,依附于自己的母亲)。共生性结合的主动形式是支配,或者是虐待狂。想通过使另一个人成为自己重要部分来摆脱孤独和禁锢感。虐待狂和受虐框互相依附,没有对方,那一方都无法存活。这是一种没有尊严的结合。(控制欲极强的母亲,就是虐待狂。她离不开自己的孩子)
与共生性结合相反,什么是成熟的爱?成熟的爱是在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个性条件下的结合。(提倡父母要过好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爱好,不能把孩子作为自己的唯一。父母自己也需要成长。)爱是人的一种主动的能力,是一种突破使人与人分离的那些屏障的能力,一种把他与他人联合起来的能力。爱使人克服孤独和分离感,但爱承认人自身的价值,保持自身的尊严。
爱是一种行为,一个人能力的实践,这种行为只能在自由中实现,而不能作为强迫的结果。
爱是一种活动,不是一种消极的情绪,它是永恒的,而不是坠入情网。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普遍的误会认为给予就是放弃,是丧失,是牺牲。只有创造性人格的人来说,给予是潜力的最好的表现。非创造行人格认为给予必须以接受为交换条件,这种给予是贫乏的。正是因为给予,我才体会到自己的强大富有和能干,这种增强的生命力和潜力的体验使我感到快乐。我感到自己精力充沛,勇于奉献,充满活力,因此也欢心愉悦。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这并不是因为给予是丧失,舍弃,而是因为我存在的价值在于给予的行为。(做慈善是一种给予,但如果只是为了获得名声,荣誉的给予不是真正的给予。)一个人富有并不是说拥有很多财务的人,而是慷慨解囊的人才富有。那是精神上的富有。最重要的奉献领域不是物质财富领域,而是特殊的人的领域。给予也隐含着使另一个人也成为献出者,他们共享已经复活的精神的乐趣?(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孩子也学会了爱,变成了有爱的能力的人,这种是创造性的爱)
作为给予行为的爱的能力,取决于个性的发展。人要克服依赖性和自恋狂想症,摒弃剥夺他人和守财之欲望,从而产生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心和依靠自身能力达到目标的勇气,这种品质就是独立的人格。谁缺乏这种品质,谁便害怕奉献自己,因而也害怕爱。
所有形式的爱还包括共同的基本要素: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