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特别想写点什么,运动过后打开简书卡壳了好久,终于把想法消磨掉去洗澡看书睡觉了。
这几天比较颓废,考虑到生理期,运动停了下来,因为开始安排工作的事,又有点小急,看书的心情也被破坏,效率和速度都下降,“金星说”的学习质量也下降,蝴蝶效应还真明显。假期的时候跟孩子们一起看《银河补习班》,记得里面有一个片段,马爸爸跟校长打赌,马文在毕业时会成为最好的学生,那个时候马文是年级倒数,马文看到爸爸跟校长打赌,压力非常大,马爸爸很绅士地说“忘记那个赌吧,爸爸在乎的是你的脑袋是在睡觉还是在运动”。多么生动的智慧,不光是孩子,我们每个人都要脑袋动起来,可现实是我们往往动不起来,为什么?社会太追求效率和方便了,渐渐有了一种“懒人经济”的现象,我们已经被商业宠得不需要动脑子只要付费就可以了,而付费又变得更简单了,只需要动动手指就可以了,所以你看,动脑子要重新启动,还有点反“常规”了。
这几天我面对一些棘手的工作问题的时候很焦虑,不知道该怎么下手,然后就放那,结果越放越焦虑,还让自己更加被动,最后一咬牙干吧,发现也就那么回事,一次吃不了一个胖子,但是可以先吃起来啊。所以,我觉得,保持自己的动着活着的状态,坚持做以下三件事很重要。
一,运动,不需要抱着减肥或者健康的目的,就是让自己的身体动起来,选择你最喜欢最能坚持的形式,运动的时候不用想太多,就是专注于运动本身,感受肌肉的紧张伸展呼吸加重。我选择的是跳《郑多燕减肥操》,每天38分钟,这个过程什么也不想,只是跟着郑多燕一遍遍的,尽可能把动作做标准,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效果会自然呈现,而且专一的运动过程特别解压,还特别赋能。
二,阅读,一定要通过各种方式让自己能静下来把一本书。可能很多朋友离开学校后就没有读书的习惯,更别说读完成的书了,人一旦不能完整地读一本书,思维就会越来越懒惰,到最后就没有思考力,更谈不上智慧了。读书也是需要训练的,如果你很久没有读书了,开始的时候可以听听樊登读书,选一些你感兴趣的书来听,当然,自己读最重要,开始,你可以选择薄一点的书,或者你感兴趣的书,哪怕是小说,个人建议读纸质书,不要读电子书。先把自己能完整读一本书的心境培养出来,这个过程我建议集中读,不要选择零碎时间,那样不利于培养读书的乐趣。等能完整地读一本书的时候,建议追求速度,增加广度,慢慢你就会有一种感觉,知识好像都是相通的,这个时候你就可以选择一个主题,找到关于这个主题的权威书籍来读了。当你读得多的时候,对书籍的内容、质感要求就会提升,这个时候你就可以选择一个经典或者是优质作者推荐的书,亚马逊网站上基本都可以买到品质不错价格合适的书籍,当然也可以到你妹社区的阅读空间借阅。
三,列任务清单,把每天的时间分配好,最近假期长,无论是在家办公还是孩子在家上网课,大家应该都会有感觉,时间不够用,有点鸡飞狗跳,情绪也容易失控。其实本质是时间没有划分好,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有哪些事要做,我们提前罗列好,把每项工作需要的时间预算好,然后通过并联和串联的方式分配哪个时间段做什么事,你会发现一切井然有序,当然这需要我们坚持一段时间,开始的时候如果没有按照计划完成,千万不要放弃,坚持下去,直到排计划和实施计划不需要你很多意识层面的努力后,你的好习惯就会形成了。当然,时间管理里面,有一条铁律是永远存在:早睡早起,一日三餐定点定时,不要小看这些固定的生活习惯,固定下来会帮你省很多时间和精力。比如,我们家每天是7:30吃早饭,12:00吃午饭,18:00吃晚饭,负责做饭的婆婆是完全按照这个时间点来实施,我们也不用每天商量几点吃饭的事,还会根据每顿饭的点安排孩子们的水果和零食时间,这样就省去了很多麻烦,也避免了无序造成的情绪困扰。当你把生活里每天要做的一些事情固定下来之后,新添加的事情只要根据轻重缓急填到空白时间段就可以了,即省时又省力。
上面三种方法,我是从2019年开始使用的方法,也会一直坚持用下去,在实践中改进提升。如果你去观察生活里的成功人士或者是影视剧里的成功人士,你会发现一条铁律:越自律越成功,自律这件事,跟生孩子一样,早做早获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