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追求成功的时代,人人视成功为一生追求的目标。但是今天,我们要来谈失败这个主题,那么由我来谈失败真的十分合适,因为在我的生命中,有多次失败的经历。我愿意把成长过程中一次次失败的经历与大家分享。

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失败,是高中联考,当时的成功目标是第一志愿,我却以些微之差,考上了第二志愿。尽管不如人意,带着羡慕的眼神看着同学到第一志愿就学,我只能接受现实进入第二志愿高中就读。没有这次的失败,我就遇不到生命中几位重要的老师及同学。尤其因为高中同学风珍,后来我才有机会认识创文,认识莫非老师及携手同行的文友。
我人生的第二次失败是大学联考,第一年落榜的我,重考一年也只考上夜间部中文系,而我的第一志愿是外文系。我面对不尽人意的结果,怀着遗憾进入大学就读。没有这次的失败,我可能就无法在大学时间里,利用白天时间打工,提早体验社会工作的经历,清楚知道自己职业的取向,也就不能在毕业后轻易融入社会。
我的第三次失败,是中年失业。我任职多年的出版社,因为经营不善必须结束营业,那时我刚买了房子,大部分积蓄都投在公司的股票,结果股票血本无归,房贷却仍得一期一期准时交。中年求职非常不容易,于是我身兼数职被金钱所辖制,也把身体弄坏了。
就在这时,我开始思索生命的价值何在?难道真要这样为了金钱,牺牲一切?因为这次失败,我反思自己的价值观,思索生命的意义,更有机会进入教会,最后接受基督成为我生命的救主。
因为神的带领,我从出版业转行从事贸易工作,进入一个新的行业,我认真投入工作,珍惜每一个学习的机会,很快就发现自己找到了合适的发展方向,5年后便在深圳经营起自己的贸易公司。我感谢出版社失败的经历,成就我转行贸易的契机。

我的第四次失败,是经营了9年的公司,一夕之间资金被掏空,最信任的合伙人把公司资金全数卷走。因为神的提醒,我无畏无惧地忘记背后努力向前,从零开始重新出发。因为这重重一跌,我回转向神,脱掉骄傲的外衣,谦卑地把一切仰望交托给神。
也因为这一次重挫,我重新回归教会生活,遇到失联多年的高中同学,经由她的推荐,2019年5月我参加了创文在高雄举办的文字营,回应莫非老师文字事奉的呼召,开始回顾人生,书写生命的故事,并且在创文网路课程和咖啡屋社群里,不断地练习写作、灵修,属灵生命的提升大有崭获。
回顾我经历的一次次失败,用世俗的眼光来看,真的是与成功无缘。但是每一次的失败,都为我开启崭新的生命经历,现在回头看来,没有一次不是美好的失败。没有这些失败,就没有随后更精彩的转折。所以我认为,失败与否,看你从什么角度来看待。
我曾经是出版社的编辑,因为公司经营不善宣告倒闭,中年失业的我或许就是某些人眼中的失败者。我从出版转业到贸易,从出版的角度看,就是一个不能坚持、中途逃脱的失败者。我在深圳经营的贸易公司,合伙人携款人间蒸发,从经营的角度看来,我就是一名失败的经营者。
但是这些失败,反而让我有机会经历神的恩典。所以,失败并不见得不好。只不过看你对失败如何定义?用什么为标准?

我有好几个同学,大学毕业后在家相夫教子,把家里打里得妥妥贴贴,家庭幸福美满,在我的眼里她们都是成功的妻子和母亲。但是在她们眼里,却认为自己很失败,与社会脱节,反而羡慕我没有家累的自由身,拥有自己的事业,工作自主性也高,是成功的女强人。所以从不同的角度衡量成功或失败,往往会有不同的结果。
我的同学们个个婚姻幸福,子女成长,我却至今形单影只,用世俗的价值观来衡量,我或许乏善可陈,没有婚姻的后半生,也没有子女的晚年,可谓前景堪忧。然而,在神的眼里,“不怀孕、不生养的,你要欢乐。未曾经过产难的,你要高声欢呼,因为没有丈夫的,比有丈夫的儿女更多。”(加拉太书4:27)
我大部分同学都已退休,经常到处游山玩水,我却仍得为生计奋力工作。从社会标准看来,或许我没有倚靠,年老仍得辛劳不休,但从神的眼光来看,“愿她享受操作所得的;愿她的工作,在城门口荣耀她。(箴言31:31)”我的工作并非只为了自己,还能照顾公司的员工以及他们的家人,如此的社会使命同样具有荣神益人的价值。
所以,失败有什么不好?我该多么庆幸,自己能够经历多次失败,至今单身,而且有充沛的体力可以工作。
加拉太书5章1节说到:“基督释放了我们,叫我们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稳,不要再被奴仆的轭挟制。” 我们在基督里得自由,便没有人可以把世俗价值观的轭套在我们的身上。人生不如意的事十常八九,没有人能事事顺遂从不失败,当我们用感恩的心数算神的恩典,就能欣然接受生命中的逆境与低谷。曾经听过一句谚语:“手把青秧插满田,退步原来是向前。”我相信,凭着我们的信心,生命中的挫败,就能成为向前的动力。

失败能有什么好?好不好端赖你如何面对失败,你可以选择一败塗地,一蹶不振;也可以选择重新出发,擎起攀升。感谢神,因为失败跌倒,我才有机会重新爬起,而且爬得更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