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考拉小巫,还是从大学老师口中知道的。老师推荐的这本《考拉小巫的英语学习日记》成为了我后面见人就安利的一本书。当得知考拉小巫又出新书了,我毫不犹豫就买了,《其实你很好》刚好适合于迷茫的职场人士,里面的琳琳似乎就是自己的原型。
有的人看待事情积极乐观,看得开,有的人则相对消极悲观,容易把事情往心里去,这就是一种思维习惯。在婴儿期频繁经历情绪上的大起大落,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这个婴儿大脑的发展,并在日后严重影响这个人的情绪管理能力。这让我想起了家里老一辈人待小孩的思想观念,老一辈人都说小孩在婴儿期哭闹不能立马就去抱起来哄,容易让小孩娇生惯养。这种经验是多么错误的观念。
我们的内心为何会如此纠结?我们的大脑分为三个部分:本能大脑 ,情绪大脑和理智大脑。本能大脑和情感大脑都是停留在潜意识层面,他们做的决定都是过去的记忆,如果你的成长不幸,这两个大脑就很容易把未来也描绘成黯淡无光的样子,从而导致自己目前行动力不足,消极,不自信等等。只有理智大脑是有意识的,它并不关注那些感觉好的东西,关注的是那些真正对你好的东西。同时消极思维不仅影响着我们的身体,还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和行为。
如何改变自己的思维习惯:意识到自己在想什么很重要,把受本能大脑和情感大脑驱使的潜意思活动提升到意识层面来,有了意识后再来识别认知误区,常见的认知误区有非黑即白的极端思维“我又犯错了,我做什么都做不好”, 把事情全部归咎在自己身上,以偏概全,贴标签,否认事实的应该法则,读心术,情绪推理,灾难性思维。通过摆事实举例子来推翻错误的认知,最后可以用思维替换法。
时刻保持好奇的心态去看待事物,不逃避,选择正视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管理者。
与其否认自己的情感,不如时常问问自己在情感和需求上有什么东西没有得到满足,无法被感受的情感就无法被治愈。
当我们发现自己此时此刻无法做出有效的行动去解决焦虑的问题时就是无效焦虑。把不可控的逐渐转化为可控的。
由于害怕失败,畏惧改变,才导致不断拖延。
我们以为会面对失败,我们越拖延就越不容易尽百分百的努力去做一件事情。很多人在潜意识里觉得真正适合改变的时机还没有到来,因此要等待一个更适合的契机去改变,总是想着等自己状态好些的时候去行动。其实并不是动力导致改变,而是改变带来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