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
这次我持正方。
谎言的出现有其产生的社会土壤,没有谎言的世界我认为是一个没有谎言产生的社会土壤的世界,而不是一个仅仅表面上不能说谎或无法说谎的世界。
现在论述谎言产生的社会土壤,看看我们是否愿意生活在没有这些社会土壤的生活中。
谎言的出现,有三种社会土壤。
第一种,是对自我利益的保护。
第二种,是为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
第三种,是一种思想的懒惰。
我们分析一下这三种情况。
第一种,比方说,一个小孩手里拿了一个苹果,如果他意识到,你会想从他手里拿走苹果的话,那当你问他,你手里有没有苹果?他会把手放到背后,说没有苹果。这是在缺乏安全感的情况下最本能的自我保护行为。
第二种,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我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故意传递出虚假信息。违法犯罪的事自然不用提,大家都知道这不好。那咱们就看看那些所谓的善意的谎言。比如说,一个人得了绝症,你怕他受不了打击,就骗他说你没事,很快就好。其实大家仔细想想就能明白,这些所谓的善意,其实是一种懦弱,说谎者和听者都懦弱。因为你和他都不敢直面真实的生活,不敢直面死亡,不敢直面惨淡的未来。所以你说谎了,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进沙子,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
第三种,比如说。当小孩问家长各种各样的问题时,像问自己是从哪里来之类的?作为家长你不告诉他真相,骗他是从垃圾箱里捡来的。最主要原因是,你不知道去怎样给他描述这个过程,你不知道自己如何组织语言,用他能理解的话告诉他,生命的诞生是一件多么美好和神奇的事情。所以,你就用谎言来逃避思考,这是一种思想懒惰体现。
现在我们已知谎言产生的基础,那么我们就可以重回这个辩题。你愿不愿意生活就没有谎言的世界,也就是说你愿不愿意生活在没有这些产生谎言的社会土壤的生活中。当然了,我们只是讨论愿不愿意,并不是做能不能的事实判断。
那这是个怎样的世界呢?第一,所有人的生活都拥有绝对安全感。第二,我们有很多除了谎言之外能够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且我们也不懦弱。第三,我们都勤于思考,不会自欺欺人的骗自己和别人。
如果你愿意过这种生活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说我们愿意生活在没有谎言的世界里。
论述过程到此结束,接着回应一下像如果不说谎就会发生有人踩了我一脚,我表现出很生气,然后发生冲突这类问题。
这类问题暗含了两层逻辑:
第一层:如果我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或与世界的不同,就必然会与世界发生冲突。比如说,有人踩了我一脚,我表现出不满,我们就会干一架。
因此我们必须要隐藏我们的真实想法来保护自己。
第二层:我们生活在一个狭隘,混乱,残暴的世界,没有理解与宽容。谎言的存在可以保证人与人之间的直接冲突,避免同归于尽。
先看第一层吧,如何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又不会发生冲突?在此我们得先谈谈感受这个问题。
感受是灵魂的语言。
如果你想知道你对某些事物的真实看法,那么你应该看看你对它有怎样的感受。
人有时候很难发现自己的各种感受,而且经常出现的情况是要承认这些感受的难度更大,然而隐藏在你最深的感受中的却是你最高的真相。
灵魂通过感受对你说话。倾听你的感受。听从你的感受。尊重你的感受。
为什么在有些人看来尊重自己的感受常常会使他陷入麻烦呢?
因为你把成长等同于“麻烦”,把固步自封等同于“安全”。
我告诉你吧,你的感受永远不会让你陷入麻烦,因为你的感受就是你的真相。
如果你想过上一种从来不听从感受,而是用思维机器将所有感受过滤掉的生活,那么随你的便。尽管根据你的精神对情势的分析而作出决定。但别指望在这种生活中你能找到欢乐,也别指望你能为你的真实身份而庆祝。
请记住,真正的庆祝是与精神无关的。
如果你听从你的灵魂,你将会知道对你来说什么是“最好”的,因为对你来说是真实的,亦即对你来说是最好的。
当你根据真实的你去行动,你在成长的道路上就会越走越快。当你依据你在“此时的真相”去创造经验,而非依据“过去的真相”去作出反应,你就创造了全新的你。
所谓“回到你的感官”,就是回到你的感受,而非回到你的思维。你的思维无非就是思维而已。它们是你的精神“捏造”出来的。但你的各种感受它们在此时是真实的。
感受是灵魂的语言,你的灵魂是你的真相。
这是否意味着我们有感受就要表达出来,哪怕这些感受是负面的或破坏性了吗?
感受既不是负面的,也不是破坏性的。它们只是真相。重要的是你如何表达你的真相。
当你怀着爱去表达你的真相,负面的和破坏性的结果很少会出现,就算出现了,通常也是因为别人选择了用负面的或者破坏性的方式来经验你的真相。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再怎么做,也无法避免出现这种后果。
当然,不去表达你的真相也是不妥的。然而人们总是这么做。他们害怕可能会引起或者面对不愉快,所以彻底的隐瞒他们的真相。
请记住,信息如何被接受,并没有它如何被发送重要。
你无法为其他人多么好的接受你的真相负责,你只能保证多么好的表达出你的真相。我说的多么好不仅意味着多么清楚、也意味着多么有爱心、多么有同情心、多么感性、多么勇敢和多么完整。
所以是的,去表达你所谓的最“负面的”感受,但别以破坏性的方式去表达。未能表达各种负面的感受,并不会使它们消失。只会将他们禁锢。被“禁锢”的负面情感会给身体造成伤害,给灵魂带来负担。
谦虚地谈论你自己,以免有人误将你的最高真相是视为吹嘘。
轻声地说话,以免有人觉得你只是想引人瞩目。
温柔地说话,以便所有人都能够认识到爱。
敞开地说话,以免有人觉得你有所保留。
坦率地说话,以便你的不会遭致误解。
经常地说话,以便你的言语可以真正的传播。
恭敬地说话,以便不会侮辱到任何人。
爱怜地说话,以便每个音节都能温暖人心。
接着再来看第二层逻辑,我们到底是不是生活在这么一个世界我不下结论,因为我们不是在讨论已发生的过去,而是将要面对的未来。
如果我们继续选择谎言,用谎言来伪装自己,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继续欺骗自己和他人。那么,当谎言破灭的那一天,我们会发现自己果然生活在这样的世界。
如果我们放弃谎言,拥抱真相,消灭谎言产生的社会土壤,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创造了这个充满理解和包容的世界。
实不喻然后命,命不喻然后期,期不喻然后说,说不喻然后辩。故期命辩说也者,用之大文也。
――《荀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