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和孩子回了一趟老家,上午闲来没事,到村里走走。

走进这座门楼,就能进入我出生的院子,老房子早就卖给了别人,进是进不去了,只能看看后门了。

走了大约十五分钟,来到了我三年级前的学校,这座学校原先是一座庙 ,从我的父母到我都在这里求学。

我女儿站着的地方就是我幼儿班小班的教室,是室外啊

从这个当年觉得大到不得了的坡上去进了门就是小学,从一到三年级都在这里学习。当时冬天起大早来教室坐在炉火边,看着外面拉煤汽车灯光照在纸糊的窗户上,连连喊着快看电影。

圆圆的窗户是课后游戏赢家可以坐上去观赏风景独有的特权。

墙角的厕所已经不知所踪,换来的是不知那家的小菜地 但是上夜学时无数次在这里听到的鬼故事依然在耳边萦绕。

学校对面的老槐树依然挺拔,枝繁叶茂,但当时的孩童已经不知去向,连周围的邻居都搬到了高楼里,只有这些树木依然坚守原地,当像我这种人回家时,还能提供旧时痕迹。


四年级以后搬进了新学校,但已经没有了当时样子,现在看到的是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完全小学。


我找不到当年那个小坡了,下雪天我滑了好几次,就是上不去,急得在坡下哭。坡的地方长了花,树,安装了乒乓球台,一切都变了。

回家时偶尔看到村里贴的某类型名单,长寿老人很多呀!

村里很美,很安静。






但是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给我提供了以后走向人生舞台需要的最基本的品质,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我曾来自这一片富饶的土地,富裕了我的身体,我的大脑,更富裕了我的灵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