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乡关何处

乡关何处

作者: 赵君定 | 来源:发表于2022-11-16 21:47 被阅读0次

我想任何一个早年离乡的游子,在思念家乡时,都会有一种两重性:他心中的家乡,既具体又不具体,具体可到一个河湾,几棵小树,半壁苍苔;但是如果仅仅如此,焦渴的思念完全可以转化成回乡的行动,然而真的回乡又总是失望,天天萦绕我心头的这一切,原来是这样的吗?就像在一首激情澎湃的名诗后面,突然看到了一幅太逼真的插图,诗意顿消。因此,真正的游子是不太愿意回乡的,即使偶尔回去一下也会很快出走,走在外面又没完没了的思念,结果终于傻傻的问自己,家乡究竟在哪里?

日本学者松浦友久说,李白一生要努力使自己处于“置身异乡”的体验之中,因此成了一个不停步的流浪者。

置身异乡的体验非常独特,乍一看,置身异乡所接触的全是陌生的东西,原先的自我一定会越来越脆弱,甚至会被异乡同化掉。其实事实远非如此简单。异己的一切会从反面、侧面诱发出有关自己的思考,异乡的山水更会让人联想到自己生命的起点,因此越是置身异乡,越会勾起浓浓的乡愁。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你看,只有彻底醉倒,他才会丢掉异乡感,而表面上他已四海为家。我想诸般人生况味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异乡体验与故乡意识的杂糅,漂泊欲念与回归意识的相辅相成。这一况味,跨国界而越古今,作为充满魅力的人生悖论而让人品咂不尽。

在一般意义上,家是一种生活,在深刻意义上,家是一种思念。只有远行者才有对家的殷切思念,因此只有远行者才有深刻意义上的家。

例如,上海话是一种类似于“人造蟹肉”之类的东西,却能迫使各方来客挤掉本身的鲜活而进入它的盘碟。由此倒羡慕起那些到老仍不改乡音的前辈,他们活生生把一个故乡挂在嘴边,一张口就告示出自己的生命定位。

相关文章

  • 乡关何处

    冷清的旅馆 无人的站台 断壁残垣的老屋 在凌晨,等待刺骨的冬季 不是强劲的寒风 能够唤醒人群中的迷醉 但那缓慢逼近...

  • 何处乡关

    上一期《朗读者》请来了我最喜欢的导演贾樟柯。节目里听他娓娓道来,这位文艺到骨子里的西北男人,深情的向大家讲述了...

  • 乡关何处

    身在他乡,总会不自觉地把他乡与自己的家乡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总认为他乡不及家乡。 拿我现在所处的这个...

  • 乡关何处

    漂泊在远方的路上,总会在风雨中愈发的思念这个南风吹拂、草长莺飞的季节,站在阳台上放眼望去,水泥钢筋铸就的城市,让我...

  • 乡关何处

    1、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小桥的旁边有一条弯弯的小船/弯弯的小船悠悠是那童...

  • 乡关何处

    故乡啊,挨着碰着,都是带刺的花。——小林一茶 另一座城市的秋天经常下雨,久了连回忆都是湿的,拉一把从脑海里扯出...

  • 乡关何处

    梦醒时分,我伫立窗前,窗外闪烁着几道孤独的霓虹,落在我的视网膜,有一点红。 苏曼殊在 《绛纱记》...

  • 乡关何处

    乡愁,并不是只有远在他乡的人所特有的。并非只有“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李清照有乡愁,并非只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

  • 乡关何处

    1 在睡梦中被窗外响亮的风声唤醒。意识朦胧间,竟想不起自己身处何时何地。打开窗,风呼呼地迎面袭来,蓄长的发被吹得凌...

  • 乡关何处

    最近在读野夫的作品:《乡关何处》。章怡和先生在此书的序中写到:“我不觉得他是在写作,他在跟我说话,也在独自沉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关何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bdu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