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情绪跌落谷底,郁郁寡欢,寡言。
为什么读书会被取笑?
本周,网上淘了几本书,邮寄到单位,打开的时候,几个同事好奇的问买了什么?我说是几本书。同事们表示很惊讶,说着:“
哎,你还有时间看书,真闲啊;
还挺有耐心的,竟然能看得下去,你都不玩手机吗?
你时间真多,看书时你不困吗?
天啊,你还看书?太意外了。”
那一刻,我不想看她们说话时的表情,也不想回答那些无聊的问题,读书在他们看来似乎是一件很费时费力的事情。
上学的时候,认真读书会得到老师和家人夸赞,我们也认为学生时代多读书,多积累知识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毕业以后,书本被束之高阁,或者低价卖掉,读书似乎变成了和我们无相关的事情。工作以后,我们习惯了被动地学习、被动读书;也觉得好不容易学校毕业了,终于解脱了该死的“读书”生涯了。我们总是说工作很忙,生活很累,哪有时间去看书?即使在提倡全民阅读的时代,读书也许只是喊出的口号,而没有行动。我们的阅读心态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转变?
就读书这个问题,我尝试单独问了好多同学。你平常都会读些什么类型的书?你多久读完一本书?你有多久没读过书了?得到的答案很统一:我哪有时间看书啊!
知识信息大爆炸的年代,我们想要去了解的事情太多了。观察周围同事,几乎每隔两到三分钟都会打开手机,翻看微信,刷朋友圈;还有网购,一旦开启了购物模式,每一件商品都忍不住点开看看,然后评价一番,恨不得把商品都买回来;看娱乐新闻,追剧,打游戏,谈论起别人的事情时头头是道,组团玩游戏获得荣誉时总想再来一局,根本停不下来的节奏,这些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收获?(一起去八卦娱乐新闻,原来也是我的爱好,后来一位朋友提起,彻底改掉。)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游戏时间娱乐时间要比学习的时间多好几倍?
我是今年开始才培养起来的读书习惯,读的书也不多,只是每天读书的习惯一直在坚持,也想带动其他人一起阅读。
我真正想做的,是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希望在大家的头脑中产生某种碰撞、某种启发,如果能刷新一下观念,那自然是更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