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韬•武韬》三疑篇大意

作者: 如是秋山 | 来源:发表于2019-10-17 09:38 被阅读0次
  武王问太公曰:“予欲立功,有三疑;恐力不能攻强、离亲、散众,为之奈何?”太公曰:“因之,慎谋,用财。夫攻强,必养之使强,益之使张。太强必折,太张必缺。攻强必强,离亲以亲,散众以众。凡谋之道,周密为宝。设之以事,玩之以利,争心必起。

武王伐纣,这其实已经到了刀兵相见阶段性了。姬发想要立功,想到了从三个层面来立功,一个是歼灭性地灭掉对方的有生力量,一个是离间纣王的辅弼之臣,三是让民众对纣王丧失信心。这是武王的战略目的,如何让这个战略目的实现呢?于是就问姜尚。姜太公不愧是顶级的谋士,他立马给出三个战略性的回答:顺势而为歼灭对方,谨慎地使用谋略离间其大臣,让民用得到实惠。这是纲领,纲举目张,下面层层分析。文本里的姜太公就是这样,条理极为清楚,你说什么,他能一下子接住,进而能推而括之,让疑问者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攻伐强敌,别去硬碰硬,你让他更强,可以示弱,用一切办法让他信心膨胀,让他觉得天下无敌,这个时候君王就容易狂妄自大,恃强骄横,这个时候容易树敌,容易犯错误,容易听不进去贤臣的话,这个时候离间正是好时候,心腹之臣离心离德,如比干剖心之类就出现了,民众对于这个君王看不到希望,丧失了信心,于是内部分崩离析,所以有强转衰,甚至还不自知。

谋略之道,一定要周全严密,对方一定会在不知不觉中着了道。设计,引诱,让内部相互争斗。

看到这些,总觉得阴森森的。其实回过头来看我们自己做人,一定要持身以正,谦和而不恃强,时时反躬自省,内在和谐,不能让外在的阴谋,外在的各种诱惑纷乱,让自己丧失掉了本心。

  “欲离其亲,因其所爱,与其宠人,与之所予,示之所利,因以疏之,无使得志。彼贪利甚喜,遗疑乃止。

这都是针对人性的弱点,你正了,但是你身边的人不正怎么办?你身边的人把持不住怎么办?你怎么能抵挡敌方的阴谋?

上下同心很关键,“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你身边的亲近之人是君子呢?还是唯利是图的小人呢?苍蝇不虰无缝的蛋。说到底,还是殷商的国运也就到头了,阴谋策划会让改朝换代进程加快,让天下少一点损害而已。从这个角度来看,谋略又是正的。正人用邪法,邪法亦正。

所以孔子是看重仁智双运的,两者缺一都是残缺的,都是偏执的。这也是一阴一阳之谓道也。

  “凡攻之道,必先塞其明,而后攻其强,毁其大,除民之害。淫之以色,啖之以利,养之以味,娱之以乐。既离其亲,必使远民,勿使知谋,扶而纳之,莫觉其意,然后可成。

 周这样的一个小诸侯国,怎么能打败如日中天的强大的殷商?其实是殷商内部的问题集中爆发了,自己打败了自己。后世的秦朝是这样。严苛的刑法,再加上传承出现问题,自己把自己搞死了。

 “惠施于民,必无爱财。民如牛马,数喂食之,从而爱之。

君与民的关系,我们看这里的表述,其实很冷漠,很无情的。牧牛牧马一般,不把人,真正的当人看,那么这里的爱,其实也不是仁爱,而是利益之爱,想到得到回报的爱。如此观此,六韬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民本思想,但是有走向民本,和仁道的萌芽在。

  “心以启智,智以启财,财以启众,众以启贤,贤之有启,以王天下。”

这是帝王心术了,我们要看清这个理路,从心明到智慧的开启,到得财富到得民心,到得贤才,到能够接住以上统治天下。这个理路是好的,而其对民的观念是值得思考的,我想这个思考要贯穿六韬,这样我们能搞明白六韬的天下观,君民关系,民生到底意味着什么?天命到底意味着什么?

相关文章

  • 《六韬•武韬》三疑篇大意

    武王问太公曰:“予欲立功,有三疑;恐力不能攻强、离亲、散众,为之奈何?”太公曰:“因之,慎谋,用财。夫攻强,必养之...

  • 《六韬•武韬》发启篇 大意

    文王在酆,召太公曰:“呜呼!商王虐极,罪杀不辜,公尚助予,忧民如何?” 酆,周文王灭崇侯虎后曾都于此。后为周武王之...

  • 《六韬•武韬》文启篇大意

    题解:武韬第一篇为发启,第二篇为文启。我们可以看到了,开启这样一件兵道之争是多么慎重的事情啊。兵争其实是小道,安天...

  • 《六韬武韬》文伐篇 大意

    文王问太公曰:“文伐之法奈何?”太公曰:“凡文伐有十二节: 异心一起,无所不用其极。为了搞垮对方,真是各种手段用尽...

  • 《六韬•武韬•顺启》大意

    文王问太公曰:“何如而可为天下?” 文王问太公说:怎么才好治理好天下呢?天下和安天下,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思想。 太...

  • 《六韬•龙韬》选将篇 大意

    武王问太公曰:“论将之道奈何?”太公曰:“将有五材十过。”武王曰:“敢问其目。”太公曰:“所谓五材者,勇、智、仁、...

  • 《六韬•龙韬》王翼篇大意

    从今天起,开始解读龙韬了。龙韬合计十三篇,同于《孙子兵法》的篇数。龙韬主要论述军队的统领和指挥问题。包括统帅部的安...

  • 《六韬•龙韬》将威篇大意

    武王问太公曰:“将何以为威?何以为明?何以为禁止而令行?” 主将怎么立威呢?如何让士卒都能明白军法呢?如何能做到令...

  • 《六韬•龙韬》选将篇大意

    武王问太公曰:“王者举兵欲简练英雄,知士之高下,为之奈何?” 上一篇通过“五材十过”从大原则上论将,那么你具体选将...

  • 《六韬•文韬》文师篇 疏释

    接下来在较长一段时间会写六韬相关的文章。《六韬》分别以文、武、龙、虎、豹、犬为立意,六卷共六十一篇,约二万字。文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六韬•武韬》三疑篇大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bgum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