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很神奇地,恢复了我十年前的体重。照这个速度,下个月恢复成二十年前的体重也不是难事……
其实就是最近消耗大,补充不上了,每天站在体重秤上斤斤计较,真不是滋味。
绝大多数病友都在放疗期间掉个10-20kg很常见,只好各显神通:吃粥的,吃婴儿米糊的,喝营养粉的,吃海参的,打营养针的……皆因放疗损伤喉咙和食管,吞咽巨困难,口腔炎此起彼伏,咀嚼变得不可行,长达两个月水米不进的都有!最不济的还需要插胃管,进行鼻饲……
然而,不吃怎么行呢?身体无法及时补充,如果滑坡下去,以后的治疗都没法跟上了。据说国内数据显示,肿瘤病人在后期多半是死于营养不良。
吃,关乎生死。所以“边哭边吃”成了新常态。这也成了两个月内我的座右铭。
一碗婴儿米糊掺着蛋白粉,一些蔬菜一些肉一些汤,份量是不够的,但吃的时间常常在1-2小时,最可恶的还是刚吃完就吐干净~“吐完再吃”,是第二个规则,谨记。
还有第三个规则:运用想象力去吃。因为味觉嗅觉都已不完整,有时候吃东西味道全凭想象。我很庆幸当年那些关于味觉嗅觉的记忆还没有远离我,现在吃的东西,配以想象的味道,一样可以!
总之,天下没有比吃更重要的事。因为一顿饭吃个一两小时,慢慢磨,有时还可以边吃边上网课,老师提问的时候赶紧“咕嘟”咽下去一口,再反应……
关于吃,经常听病友问这个能吃吗那个能吃吗,还有各地风俗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吃,这个“热”,那个“凉”……实在繁琐,到头来多是奶奶的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无厘头禁忌,还不如按营养师的概念,把食物直接看作能量与蛋白质、维生素等基本元素,适量,多样化,能有效补充就是好食物。
想想也是,营养师说的话有点阻人财路的意味:例如吃海参约等于多吃几个鸡蛋、吃人参皂苷制品不如多吃几份香菇……之类,可以想见其不受保健品行业待见,而保健品行业的从业者极少具备营养师素养——若有了这素养,大概也就不做保健品了。
更有病友以为求助于万能的中药就能解决问题,却不提防随着中药而来的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所以中药也需慎用,至少应该找正经中医,免听民间偏方(也可能是奶奶的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吧)。一般医生都会建议,治疗结束再进行中医调理,也是因为中药成分有可能有交叉反应,副作用不明确,反而干扰了治疗。
但是,由于中医其实是一种信仰,不可以理性推断,既然事关信仰,就不容许质疑,更没必要讨论了。放下不表。
医院天桥对面就有一家“建国肿瘤门诊”,一直不温不火地存在着,去年底还低调地做了全新门面装修。据记者考证,这位王建国大夫采用中药为主的注射液,里面也偷偷掺点化疗药,到底起效的是哪个成分,存疑。他的连锁诊室长盛不衰只是因为有其市场:毕竟药物治疗相对廉价,正中许多病患与家属的下怀。人都是既想省钱又想保命,往往前者还更重要一些,真是人间的无奈啊。
放疗到一半左右,做了肝部消融手术的复查,医生看报告上写的几个结节明显比之前影像看到的大一倍不止,很是头疼,于是安排下个月再做一个MR来对比一下。熊则提出,使用PD1可能会造成假进展,这也是一种可能。可怜家属和病患到处找理由来自圆其说,其实看医生头大如斗的样子就知道了(我的主治医生大约与我同龄),不必抱有幻想,再查吧。
趁周末没有放疗,打了一次PD1,待在住处静待发热。一般规律是发热三天,只要不发高烧就不用怎么处理。这次没怎么出皮疹,只是上肢骨关节胀痛,我终于知道这种作用是属于PD1的了。
我得感谢自己的皮囊,都被虐成这样了还努力地配合。有一天还自己提出不如换个身体,做个铁皮人,就是《OZ》里面的铁皮人,所不同的是我没缺心。
人活着,不缺心就行,生老病死是人间应有之义,我一点也不后悔来过世间,这个有情众生的世界。
“你真美呀!请停留一下!”(《浮士德》)
“你瞅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