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记

作者: 李贺诗 | 来源:发表于2017-02-22 01:06 被阅读0次

      首先感谢晓玲姐发起每天坚持做一件事的活动,其实很早之前就想做输出心得之类的事,遗憾终究还是要外部驱动才能执行。我给这件事分配90分钟时间,能写道哪些就算哪里吧。因为时间关系,因为我给我我自己的,所以我知道应该很多东西我不会讲到面面俱到。

那今天主要这几点:

       一.反思这篇文章为什么这么迟输出;

       二.这篇文章怎么写,做了哪些准备;

       三.文章内容:近期产品需求执行流程心得

正文:

一.反思这篇文章为什么这么迟输出

       很早就想写,但自己总是没有给这项任务分配时间和精力,做所以一直都没有动手。

      我总结这是因为1.我比较懒2.对于做这件事主观意愿不够强烈(所以现在要他人督促才会去执行)3.我对于对于写文章这件事不是很擅长4.自认为对于产品领域来说自己是向其他羞于表达5.原本是在周日输出的文章因为在当日处理公司工作时间超出了估计时间,最终没有输出;周一当日又有带公司工作回家做到很晚作为借口,直至到今日才动笔。
      所以对于以上各种借口对应的解决方案:今后周五晚做纸质文章提纲,在周六晚下班之后固定90分钟输出。

二.这篇文章怎么写,做了哪些准备

1.谁:我,一直在做一点点产品工作的小朋友。                                                                                               2.做什么:整理记录最近的工作当中遇到的自己想对自己说的话。                                                                   3.怎么做:①.选择一个载体来记录(简书有好几个不错的有点,权衡其他平台简书利更大一点)                                      ②.控制在90分钟内整理输出。时间结束就提交                                                                                                  ③.  先列一个提纲,按照提纲内容撰写                                                                                               4.做了什么准备:①.从事产品工作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遗憾的是我现在还是小朋友)                                                                   ②.今年刚入职这家公司从事产品工作,主要写实写在这家公司的工作的心得                                                     ③.简单思考了一下要写什么,有多少东西能写出来                                                                                                                                                                                                                                            5.洗澡、喝水、上厕所、手机关机,然后开始

三.文章内容:近期的产品需求执行流程心得

1.产品需求怎么来                                                                                                                                   从大二开始接触接触产品工作以来普遍对去需求怎么来有各种说法,都对。事实上不同公司、不同职位、不同级别、不同时间段需求和需求来源都不一样。我自己有遇到过的情况:1.从用户反馈中提炼需求,2.从竞品中发现对方有哪些好的地方提炼需求(参照竞品的维度比较多:国内、国外、功能、用户群体(年龄、性别、消费能力、地区、)、兴趣、习惯),3.业务(营收、活动等)的需求,4.行业方向、公司方向的需求5.领导觉得的需求·······(应该没写完)。然而大多情况下在公司只管接老大给的需求就行了。                                   2.需求整理                                                                                                                                                        我们解决了需求怎么来的过程,需求怎么处理呢。大体上来讲一般有这几点:                                                         ① .接到需求时,要分析需求。如需求是谁提出的,提需求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最后想要达到什么要效果,解决方案有哪些,推荐使用哪种解决方案,需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时间等。                                                    ②.分析场景。如现在要解决解决问题都是在什么情况发生的或者说在什么情况下要都有什么样的问题。通常在这里会整理出很多情况,帮助自己在思考逻辑时不会有遗漏且完整。                                                      ③.画逻辑图。整理所有的问题、场景和解决方案。梳理出现有需求和各个重要问题的逻辑点。最好是呈现在出来,在呈现过程中会把问题想的更仔细。                                                                                                  ④.画原型图。在之前公司,我老大一直强调不要把原型图画的太细,因为我们输出的原型图太细会限制UI的想法。但公司如果对ui不重视,那么产品原型、交互都是我们来做了。不仅需要完整的静态页面(页面中每一个字段的意义和来源都要讲清楚,比如“价格”这个字段:价格数值的含义是什么,这个价格的数值是怎么算出来的,如果产品的价格是有可能变动的那这个产品的价格是也会随着变动还是取某个时间点的固定的值;有两个同类型的产品,那么这两个产品如何排序)

好了时间到了,今天写到这里。这样我周五的工作任务就比较明确了。头一回在简书上写东西,这个软件做的体验还是挺不错的。再次感谢晓玲姐。

2017.2.27                                                                                                                                                             继上篇,简书的文字排版在上次在pc端发布之后就变乱了哎。                                                                                        续上次说原型画完之后,还需要梳理逻辑。 最终输出需求文档。

3、需求文档                                                                                                                                                               ①.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文档风格。有见过用word的写文档的。也有见过用xls写文档化流程图的,据说还可以用xls画原型图的。每种工具用到极致都是神器。终归都是把逻辑讲清楚、想要的界面能用图或者动图的形式让开发和领导知道我想要做出来的效果是如何。总结来说要讲清楚3点:1.在哪里;2.是表面怎么样;3.内在逻辑是怎么样。(想了一下要不要附上截图什么的,还是算了吧)                                                                        ②需求文档不是一次就做出来的。如我上说,需求文档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风格。但无一例外都要一遍一遍各方面都确认过了之后才能交付技术同学。每一次我们的需求文档全部写完之后是一般内部确定过没有问题,才会组织开需求评估会议(这个时候就要叫上技术同学)。需求评估大概就是各方面(产品老大、技术同学们、运营同学们、设计师同学)一起过一遍需求,大家都对需求文档没有问题了,都认同了,这个时候就可以输出最终定稿文档给到技术同学。并做排期。

以上需求文档都是默认指大需求,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下周继续。

2017.3.8

简书有问题?我写差不多了写完一个ctrl+z,就全都没有了?格式显示也是有问题的pc端排好版上传,移动端查看排版就有问题。重新流水账梳理一下吧。

上周一直在做测试工作。梳理业务逻辑、梳理系统逻辑、分析场景做测试计划、测试、整体反馈、跟进问题处理情况、回测、再次整理反馈 、回测直至没有问题。流程看起来不复杂,但如遇到复杂的逻辑时,整理起来是会很考研耐心、细心。继续上一节讲需求评审。

4、需求评审                                                                                                                                                           需求评审根据内容和主题会有很多作用。参与人员:技术同学、ui、产品同学。                                              根据开会的时间,需求会的主题和内容也会有不同。第一次开会、第二次开、第三次开会。                          会议大致目标:传递需求、疑点解答、统一意见。

就这样,明早早起。写过一遍的东西不想再写了。。。。。

相关文章

  • 2018-12-01

    练车杂记

  • 学琴杂记

    学琴杂记 一 很小...

  • 散·杂·笔

    本人的记录分为散记、杂记、笔记。 散记,不分类,随心随记。杂记,分类,记录若干范畴的心得,比如物理。笔记,分类,记...

  • 杂记

    绕园一匝,回家敷面膜。 #杂记#

  • 《個蟹杂记》

    《個蟹杂记》(原名《老蟹杂记》) 作者:個蟹 世弊芳华,待来生,匿毒之护你万世。残袭浑穹。祈欢...

  • 南陵一日游(江前进)

    南陵一日游(杂记) 江前进 前言 ...

  • 关于记笔记的思考

    三种笔记:每日杂记,文献笔记,永久笔记每日杂记,就是把你觉得值得记录,需要记录的东西都收录其中的笔记。需要每天整理...

  • 月读分享•八月

    再忙也给自己留点时间看书/桃夭的杂记

  • 关于如何持续写作:他为什么可以火那么久?

    平时看书喜欢看小说,不喜欢看随笔、散文、杂记等,虽然内心一直渴望看点心理学、互联网、散文、随笔、杂记或自传等方面的...

  • 2015-04-23生活杂记——弄一碗番茄煎蛋面

    2015-04-23 生活杂记——弄一碗番茄煎蛋面 今天决定再尝试一种全新的题材,生活杂记。衣食住行皆生活,于是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杂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bkp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