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贤
亲密关系是人生里最重要的事。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一个爱我们、懂我们的伴侣。找到了,我们的心就会安定,就像扬帆起航的船只,知道港湾在哪里。找不到,心就会乱,会在孤独中迷失自己,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在哪里。
而最大的孤独,是明明你已经在一段亲密关系里,却找不到说话的人,因为你知道,你想说的话,他不想听,也听不懂。
亲密关系是一辈子的修行,与爱人,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决定着你的幸福指数。
亲密关系如此重要。可是与它的重要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部分人对怎样经营亲密关系却一无所知。曾经自己因为不会经营亲密关系,所以就开始学习什么电视剧、网剧里面勾搭的情节,搞笑又幼稚,极度不成熟。
人们凭着本能的冲动、想当然的应该,和父母那里继承来的一些微薄的经验---有时候还是不好的经验,走进了自己的亲密关系里,就像一头大象闯进了装满古董的瓷器店。
很多痛苦的伴侣从来没有学习和了解过亲密关系。他们不知道,除了一遍遍重复让他们痛苦的方式,原来他们也可以换个方式相处,一个让彼此都获得滋养的方式。
怎样换个方式呢?
1、看清痛苦的循环:让伴侣看清,两个人的行为是如何互相配合、互相影响,并变成了一种让彼此痛苦的循环。
2、了解爱与怕:让伴侣了解这些关系模式背后,他们内心深处的爱与怕,并感受对方的爱与怕。
3、创造心的联结机会:尽一切可能创造新的联结机会,让两颗心能够重新靠近,并把这种靠近的温馨变成新的相处经验。
最后:让伴侣一起去发现和创造新的故事。从“我遇到的人不够好”的故事,慢慢转到“两个各自有缺陷的人,怎么共同面对关系难题”的故事。
亲密关系发生的逻辑:
1、心理准备:了解亲密关系背后的动力和阻碍,帮你做好进入亲密关系的心理准备。
2、看、听、说:用关系的视角看,用关系的语言去听和说,建立有效的沟通方法。
3、找到平衡:寻找和处理好伴侣之间的差异,在亲密和自由之间找到一种平衡。
4、应对背叛:面对关系中的背叛,努力重建关系,正确应对分离。
5、家庭中的亲密关系:在家庭的背景下,看清亲密关系运转的逻辑,包括教育孩子、婆媳的关系。
有太多的人带着爱和期待进入亲密关系,带来的却是困惑、伤害和痛苦。当问题发生时,人们总以为是找的人不对。其实并不是。亲密关系是需要经营的,而怎么经营亲密关系,却是需要学习的,需要培养爱的能力。
这五个逻辑涉及到亲密关系的方方面面,但是它紧紧围绕着亲密关系的核心和关键----“关系”。 “关系”不是你的事,也不是他的事,而是发生在你们之间的事。亲密关系是一门关于“关系”的课。
希望你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如何依赖你对面的那个人。 你要跟他一起商量,共度难关,而不是把他变成你的敌人或者是猪队友。在亲密关系里,伴侣是伤害你的毒,也是医治你的药。你对他也是。你不能把自己当作一个完全无辜的受害者,这除了增加你的委屈和愤怒,对你们的关系,不会有什么帮助。
不管你的亲密关系处于什么阶段,你都要保持一个学习的心态,把自己变成一个主动的学习者和改变者,这对你们的关系最有利。因为,在亲密关系的某些关口,你没有退路,你必须携手眼前的这个人一起往前冲。你不能后退、不能赌气、不能争输赢、也不能无所谓。因为能否冲的过这些爱的关卡,关系着你、你的伴侣和你的孩子的幸福。你退无可退。
融合所要求的“你的和我一样”的感觉,也许缓解了孤独,却让两个人都死死绑在这样的关系中,失去了自我的空间。
融合的两种倾向:
主动融合,表现为控制、生气;
被动融合,表现为讨好、服从。
有时候这两种融合策略混杂在一起。讨好和服从也可以是一种隐秘的控制,像是在说“我都把自己放得这么低了,你就应该照顾我,不应该离开我”,通过内疚,来让对方跟自己一样。无论哪种融合,都会让两个人之间缺少空间,最终损害了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应该是共同建造一栋又花园的别墅。别墅的内部空间很大,有足够大的地方可以移动,不用挤在一起。两个人虽然在同一栋房子里,有了限制,但在限制中依旧保持着高度的自由。房子也要有花园,这是用来“种植”的,两个人可以种各种自己喜欢的,也可以种大家都喜欢的。我有时间的时候可以帮她种的东西浇点水或者除个草,她有时间的时候也可以这么做。这样一来,双方在融合当中又保持着各自的差异,双方都有自己的空间和想做的事,双方都能互相帮助共同打杂美好的家。
反过来如果共同建造得地方是非常小得房间,一间屋子半间炕,人在里面就会觉得腾挪不开,就会觉得难受。如果你和家人得关系泰国紧密,别人得感受变成了你的感受,别人的情绪变成了你的情绪,你就失去了自己得情绪和感受,你就会觉得这样得关系缺少空间,就像生活在一个狭小得房间里一样。这样,人们就会想方设法走出狭窄得房间,离开这种融合得关系,重新去找回自我得自由。
好的亲密关系的标准,那就是即亲近,又给彼此空间,而不是把彼此绑的密不透风。“好的爱情,只会发生在两个独立自主的自由人当中”
其实人和人在感情上主要就是如恶化表达爱、感受爱、回应爱的能力。
爱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共振器,他会让人们对自己所爱的人感同身受,两个人变成一个共同的情绪单元。
真正的爱是两棵树,各自有根,又各自抵挡风雪,成长扩展,就在那里,最肯定的抱持和看见,全世界最温暖最有力量的角落。藤蔓是无法的到这样的爱的。真正的力量来自于脚下的根,以及自己的努力,藤蔓的纠缠没有真正的力量。
爱应该让彼此感觉“清爽”,才会使这份爱不至于成为负担。因此,身处爱里,应该学会尊重“空间”和“边界”。爱不该是控制或者占有彼此。
空间: 每个人都有独立的个体,一版情况下,没有谁离开谁就活不下去,而或者就需要有自己一个人的空间,既有生理层面,也有心理层面的,这种空间对个体成长来说是“自私”的,可以尽情释放自我。
边界: 即使在一段无比亲密的关系中,个体之间仍然存在“边界”,一旦越界,必然会“侵入”属于对方的私人空间,试图把任何人空间都变成共有空间的行为,都会让人感到压抑和威胁。边界也意味着责任,模糊了边界也就模糊了共同维护亲密关系的彼此应该各自担负的责任,破坏了其中的平衡。
物化: 物化的本质是关注这个人的功能,而不是关注这个人的内在。
表现1:经济。
表现2:颜值和性。
表现3:陪伴。
人人兼有爱美之心,也希望富有。所谓的物化指的不是不爱这些,而是只爱这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