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不能包治百病,更不能延年益寿
中午和同事一起在公司楼下的快餐店吃过饭以后,大家有说有笑的准备回公司好好休息休息,最近一直都在赶项目,都比较累。刚走到电梯前,就看到一个30多岁的女人拽着一个老太太在电梯口等电梯。
“我倒要看看是什么样的电磁仪值8000块钱,我就不信它能治病,要是能治病还要医院干什么,就是骗你们这种什么都不懂的老头、老太太的,什么东西能值8000块钱啊”那个30岁的年轻女人口气不善的对着老太太说。
“不是骗子呢,那个小姑娘当时就拿试用品给我们用了,用完后挺舒服的!而且那个小姑娘说了,这个坚持用,对肩周炎、腰间盘突出都有效果的,用的时间久了,连药都不用吃了,肩周炎和腰间盘都能治好。你李大爷也试了,也觉得舒服呢。我们一起买的呢。”老太太一边拿着单子想给那30多岁的女人看,一边对着女人说。
“哼,妈,她当然会说对什么都好呢,8000块钱,可不是得说包治百病。那不是一百两百,也不是一千两千。我一个月才挣多少钱啊?你这8000块钱我得上几个月的班才能赚到?关键你钱交了,东西呢?连个东西都看不到?”那个30多岁女人气的脸都红了。
“人家小姑娘都说了,这个东西很多人买,现在没有货了,要先交钱,不然来货了也拿不到的,有很多人都是交钱以后等着呢。那个小姑娘说来货了会第一个给我留着的”老太太说的很激动,满脸得意的笑容,似乎很佩服自己的聪明,把很多人都比下去,只要有货自己可以第一个拿到。“妈,人家就是骗你这样的,哪有什么人会买啊?”那个30多岁的女士无奈对老太太的说。
“有啊,怎么没有,我亲眼看到的,多着呢”说着电梯就来了。我们一起进入了电梯,进入电梯后,那个30多岁的女人按了数字“8”。
8楼确实有一家卖保健品的公司,生意很很火,他们每周五都会举办讲座,所以每周五都能看到很多老人乘电梯上八楼。很多次我们都遇到,都会善意的提醒他们:大爷/大娘,你们听听课就可以了,千万别买东西啊,都是骗人的。可是等我们下班在电梯里遇到那些从八楼下来的老人,他们每一个人手里都拿着不同的保健品或者保健器械。我们老板每次都说:现在老年人的钱真是好赚啊,我们天天累死累活的做设备,还不如人家卖保健品呢。
进入电梯以后,年轻的女人还在抱怨着老太太,苦口婆心的劝着老太太,说她受骗了,那么多钱都打水漂了。让她到了以后把单子退了,把钱给退回来。可是不管女人怎么说,老太太都始终坚持己见。始终认为自己8000块钱花的很值,自己买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东西。
后来电梯到了五楼,我们就出来回公司了,女人和老太太一直上了8楼。我不知道那个女人最后是否说服了老太太把钱退回来?还是说老太太坚持己见?又或者是那个女人最后也被洗脑认为8000块钱花的很值?我只知道这8000钱是我经常加班都需要3个月才能赚回来的。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健康观念越来越明确。健康生活已经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可以长命百岁,也让保健品市场慢慢崛起。尤其是对老年人来说,只要能延年益寿,对身体好的,他们都会尝试。据统计2015年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5%,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随着老年人数字的增长,保健品市场的需求就越来越大,生产保健品的企业也就越来越多,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保健品不能包治百病,更不能延年益寿
随着企业的增多,不少企业为了能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下生存下来,把自己的一款普通保健品说成能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甚至打出“不用看医生,不用去医院的口号。”除了夸大产品效果,还会打出:免费抽奖、试用、赠药、义诊、健康讲座等宣传方式,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的让消费者去消费。
保健品不能包治百病,更不能延年益寿
国家2017年食品监督管理办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保健食品是指依法批准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保健食品应当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为目的的食品,并且对人体不产生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所谓的保健食品是起到调节机体功能的,不能以治疗为目的食品,就是说不能代替药物的。可是很多企业不仅把保健品说成了包治百病,更能延年益寿。为了这包治百病、延年益寿的灵丹妙药,有的人甚至倾家荡产,最后不仅没有起到治病,延年益寿的效果,甚至生命都赔进去了。
在73岁生日前一天,郭绍清老人的生命嘎然而止。近3年来,他开始痴迷形形色色的保健品(器械),不仅花光了13万余元拆迁赔偿款,还花掉了老伴捡垃圾多年积攒的4万余元。老人突然辞世,没给女儿留下任何存款和遗言,却留下了堆满大半间屋子的保健品和保健器械。
即使在发病时,他也拒绝去医院治疗,而是盼着天亮后卖保健品的店铺开门“拿药吃”。他一直相信,按照“老师们”的要求吃保健品,他可以活到120岁。拒绝送医,“等到京华寿开门,去拿药吃就会好”没有想到,这句话成了老人最后遗言。
12月3日郭绍清和老伴一起到住所附近的温馨园小区,在一个房间内参加了一场讲座,讲课老师“苗某”展示了一款“苗灵蜂枸杞天然蜂王浆口服液”产品,为验证效果,他还打开一小瓶,将瓶中液体喂到包括郭绍清在内的多名老人嘴里。
保健品不能包治百病,更不能延年益寿
次日凌晨郭绍清就呼吸困难,一直喊心口痛,老伴说通知女婿,他不准通知。于是老伴只能将他扶到客厅沙发上,以为病情会缓解,但是郭绍清的情况好像越来越严重。被送到医院后死亡。死亡原因为:高血压危象伴急性心力衰竭。除了堆成山的保健品,什么都没有给老伴留下。
他不相信医生,不相信药,只相信保健品,相信办讲座的老师,他的女儿说:经常有老师跟他说吃(用)了他们的保健品不但可以治病,还可以活到120岁。就是这句“不但可以治病,还可以活到120岁”成功把他洗脑,让他深陷其中,每天都是想着怎么活到120岁。
正是因为销售者不负责任的夸大效果才导致了这场悲剧。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生存的压力,让现在人对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保健品需求也越来越大,就给保健品市场带来更多的效益。这就更要求生产厂家以及销售商要实事求是,不能随便夸大产品效果和作用,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生产与销售。
同时我们消费者也要对保健品有正确的了解,尤其是老年人。首先要知道保健品不能代替药品,不能以治疗为目的。同时要了解保健品是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功能,不是每一个人都需要吃(用)的。同时我们要有正确看待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尤其是老年人。很多老年人都害怕自然死亡,都想要活到120岁,所以拼了命的买保健品,保健器械,只要能延年益寿的都买。事实上大多数保健品都是调节身体机能,根本没有延年益寿的作用,正确的生活观和正确的作息才是关键。
最重要的是要有生病以后去医院看病吃药的意识,依靠保健品和保健品的销售人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老师,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因为保健品不是药品,不能治病,所谓的老师也不是医生,根本不能给你看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