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吼不叫》带你看陶行知的教育方式

《不吼不叫》带你看陶行知的教育方式

作者: 白衣逢时 | 来源:发表于2018-12-28 20:18 被阅读79次

让我们欢喜或者悲伤的,不是我们的遭遇,而是我们的心态,让我们痛苦的,是我们对所发生的事情的看法。——佩玛.丘卓《生命不再等待》

对孩子的言语攻击和暴力攻击一样给人创伤,就像网络暴力——键盘侠给人们带来的无法磨灭的伤害。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讲陶行知先生教育学生的短文《奖励四块糖》:

当年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学校校长。

一天,他看到一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将其制止,并责令他到校长室等候。陶先生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等候。

陶先生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到了。”

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他:“这也是奖励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

陶先生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着低下了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

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千言万语、苦口婆心却收效其微;疾言厉色,甚至拳脚相加效果却适得其反。这是为什么呢?陶行知的“奖你四块糖”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做好思想工作要做好“四块糖”的文章。“四块糖”上凝聚的是爱心、信任、平等、尊重、理解和宽容。育儿事业也是如此。

此文也告诉了我们批评是一种艺术。有人总结了一下育儿特殊的方法,我觉得挺有道理,分享给大家。

1.不要随意批评孩子;

2.让孩子自己发现错误;

3.避免当众批评孩子;

4.批评孩子要对事不对人;

5. 批评孩子要点到为止;

6.批评孩子要及时:

7.不要对孩子“翻旧账  ;

8.对孩子的批评中还要带有肯定;

9、给孩子指出改正的方法。

但若是家庭中人的育儿理念不同怎么办呢?

可以从夫妻关系开始,用气质眼镜来看问题。两个人慢慢的交流,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当家庭中的亲人无意识的用自己的情绪去吼叫着处理问题就是个灾难。所以无论孩子做什么事情,父母用一个评判标准着才是最好的。若是实在交不了孩子,我们可以找专业人士咨询怎么教导孩子。

育儿先育己,我们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只有当你越来越了解别人的想法、感受的时候,我们也会更加了解别人。

相关文章

  • 《不吼不叫》带你看陶行知的教育方式

    让我们欢喜或者悲伤的,不是我们的遭遇,而是我们的心态,让我们痛苦的,是我们对所发生的事情的看法。——佩玛.丘卓《生...

  • 不吼不叫 | 男孩的教育方式

    男孩的教育方式和女孩有很大不同,自己成长的过程有些遗憾也有满足,在面对下一代的教育时,就会注意在自己身上积累的经验...

  • “社会大学”这个词竟然是他提出来的!?

    读《陶行知教育文集》有感 一、教育破愚昧,进步靠智慧 今天无意间想起陶行知先生,便找来他的教育文集看...

  • 不吼不叫 — 听后感

    每天听本书,今天听到了樊登读书会讲解的不吼不叫,说的是关于孩子教育的问题,怎么用不吼不叫的方式教育孩子,怎么改正自...

  • 读  《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读 《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陶先生的教育理论和方法 一、“生活即教育”。这是陶行知...

  • 重读陶行知兼析当下功利教育

    在中外教育家行列里,陶行知先生无疑算一。陶行知生于1891年10月18日,最好的缅怀陶先生方式,莫过于重温他的教育...

  • 2019-04-11《不吼不叫》读后感

    《不吼不叫》的作者是美国罗娜·雷那,是护士专业的专家。本书重点讲述了如何避免用不吼不叫的方式教育孩子。 大家有没有...

  • 2019-07-31

    读了《陶行知教育文集》一书,我深深被陶行知先生的求真、创新的教育思想所惊叹。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

  • 不吼不叫的教育

    大多数父母都曾吼叫过自己的孩子,但不是每个父母都知道吼叫能造成多大危害。 父母的吼叫主要是想表达自己的愤怒,要让孩...

  • 行知行

    行知行理念源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吼不叫》带你看陶行知的教育方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cne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