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
如何成为“君子”?——《论语新解》每日一读08

如何成为“君子”?——《论语新解》每日一读08

作者: 天一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16-08-16 20:42 被阅读0次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白话试译:

先生说:“一个君子,不厚重,便不威严。能向学,可不固陋。行事当以忠信为主。莫和不如己的人交往。有了过失,不要怕改。”


“君子”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到的优秀的人的代名词。当然,当时孔子所指的君子和我们现在所讲,是有一些差异的,但是,终归:君子是大家所追求的,是更优秀的人。那么,孔子这句话就从五个方面讲如何才能成为君子。

第一:君子不重则不威:这句话是如果你不厚重,那么就会是去威严,不为人敬。

何为厚重?孔子没讲,但是,肯定不是体重的意思。但如果将“轻浮”作为其反义词,那么,这句话就更好理解了。

为何男人四十一朵花呢?因为这个年龄的男人,褪去了稚嫩和浮躁,褪去了冲动和好争,多了一些成熟和稳重,所以,更受别人信任。

原来,“大叔”型从孔子的时代就是热宠啊!

第二:学则不固:一个人不断学习,才能不固守陋习,才能会改变。

我们常说,一个人能力不足不怕,只要是个潜力股,以后会很好。所以,大家都喜欢低买高卖的找“潜力股”。那什么样的才是潜力股?

孔子一语道破天机:学则不固!这人是不是潜力股,至少看他学不学!一个不学习的人,怎么都不可能改变的,不改变更不可能成为更优秀,就不可能有潜力!(当然,这里的学,不仅仅是学习课本知识。)

第三,主忠信:行事当以忠信为主。

这点无需任何解释,大家都能明白和赞同。一个不讲信用的人,无法立足。放在孔子年代,这句话还只能浮在表面,执行起来靠个人良心,还真难去判定一个人的信用度是多少,值不值得担当大任。但是,现在信用已经可以当钱用了,“信”这个字变得也更加重要。阿里巴巴旗下的“芝麻信用”也正在打造这样的可度量的信用体系,也许未来某一天,我们真的就靠“信用”吃饭了。

第四:无友不如己者。即不交不如自己的朋友。

这是孔子交给我们的交友之道,也是现在很多“成功大师”在宣传的:我交朋友只交那些比我牛的人!

不过,如此理解也许就姑父孔子老人家的心意了。我觉得这句话还有两层含义,1、交朋友你要看到别人的优点,而不是缺点;2、从别人身上,学那些好的行为或者比你强的行为,而不是差点行为。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老人家说了: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师从哪来?就从你自己发现而来,主动发现别人的优点,另外是靠“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而来。

所以,交友其实是一个“学”的机会一过程。

第五:过则勿惮改。做错了,就不要怕改正。

这句话很好理解,我们也经常告诉孩子:有错就改还是个好孩子。道理我们都懂。但是,这真的很容易吗?想想我们现实生活,其实,这是需要勇气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孔子说的不是“过则改之”,而是“勿惮改”,这就说明,大部分人是害怕(惮)的。

而这句话看似是没有任何后果,但其实,和前几句结合在一起,可以看出,如果“过而不改”,似乎后果很严重!

1、有过不改,则为“不重”,那么你就没有威信;

2、有过不改,亦为“固陋”,说明你并没有学好;

3、有错不改,显然是一种不诚信;

4、一个不威、不学、不信之人,请问,还能有什么好朋友吗?

这五句话,句句是成就“君子”之途,能做到这五条,也自然成了“君子”。

相关文章

  • 如何成为“君子”?——《论语新解》每日一读0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白话试译: 先生说:“一个君子,不厚重,便...

  • 今日之论语

    古塔之于高楼便如《论语》之于今人,研究古塔用于高楼便如新解《论语》应于人生。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

  • 《论语》日日谈 第3期

    《论语》日日谈 第3期 吴华平解读 【新解论语】 尧曰篇第二 【原文】 子曰:“君子①不重②则不威;学则不固③,主...

  • 彭放|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15.20】——名在而人如在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孔子说:“君子担心死亡以后他的名字不为人们所称颂。” 【感悟】 钱穆《论语新解》...

  • 2017年的读书笔记

    第44周 钱穆《论语新解》+杨伯峻《论语译注》 第43周 钱穆《论语新解》+杨伯峻《论语译注》

  • 修身之法——《论语新解》每日一读0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这一句话的"三省吾身"经常是自律者自...

  • 抄录《论语》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 子张篇》 【钱穆《论语新解》】子夏说:“百工长日居在肆...

  • 君子重义,小人重利

    孔子在《论语新解》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说,君子了解的是道义,而小人了解的是利益。确实如此,古往...

  • 排名很重要——《论语新解》每日一读0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句话非常简短,也非常简单易理解,可以说是论语里最常被现代人所接受的一句话。因为,"...

  • 每日《论语》——第115天

    季氏第十六 (主要记孔子论君子修身,以及如何用礼法治国) 每日《论语》编辑:曹友宝 【原文】 16.5 孔子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成为“君子”?——《论语新解》每日一读0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cnp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