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
DSP需求方平台 Ad Exchange 广告交易平台 SSP供应方平台
DMP数据管理平台 PCP程序化创意平台 AVP广告验证平台(反作弊)监测分析平台MAP

ABTester
Tag Manager
RTB,PMP,PDB
CPT,CPM,CPA,CPC
PA,PD,PDB
QPS


一、程序化市场
广告需求方,即流量消费者;
需求方服务,包括需求方平台DSP和采购交易平台Trading Desk
流量供应方,
流量方服务,ADx,SSP(广告交易平台)
广告服务和数据管理,包括PCP,AVP,DMP,MAP

二、需求方平台
三、采购交易平台
四、流量供应方
五、流量方服务
(1)供应方平台SSP
(2)广告交易平台
六、广告服务与数据管理
(1)程序化创意平台
(2)广告验证平台
(3)数据管理平台
(4)监测分析平台
(5)广告服务和数据管理相关企业
11月3日
交易模式: PA(私有竞价),PD(首选交易),PDB(程序化保量),RTB(实时竞价),
一、RTB(实时竞价)
二、PDB程序化直接采购 (首选交易,程序化保量)
三、头部竞价

广告基础指标:CPM,CTR,CPC,
广告效果指标:点击量、转化量(注册量、激活量、创角量)、登陆量、CPA(CPA=Cost/注册数)、CPL(CPL=Cost/Lead数量)、CVR(转化次数/Click*100%)、召回率
广告后续数据指标:ROI(回收价值/cost)、留存用户数、活跃用户数、付费用户数、充值金额、DAU、WAU、MAU、ARPU(统计周期内付费金额/DAU),ARPPU(统计周期内付费金额/付费用户数)、留存率(留存用户数/注册量*100%)、活跃率(活跃用户数/注册量*100%)、付费率(付费用户数/注册量*100%)、留存成本(广告费用/留存用户数)、活跃成本(广告费用/活跃用户数)、付费成本(广告费用/付费用户数)、LTV(统计周期内的充值金额/注册量)
注:ROI有滞后性,要结合其他考虑
11月4日
广告投放KPI评估指标体系
一、广告可视度
对测量对象基本要求
对可见曝光的计算要求(PC展示广告,PC视频广告,移动展示广告,移动视频广告)
特殊要求

二、广告可见的TA浓度(TA:目标受众)
TA%=目标市场中看到广告的TA数量/目标市场中的人群总数
三、广告可见的TA到达率
TA1+Reach=目标市场中看到广告1次或1次以上的TA数量/目标市场中符合条件TA条件
四、广告可见的互联网总收视点:IGRP,互联网总收视点,互联网毛评点
(平均曝光频次*到达率*100)
五、独立访客数(UV数),指在特定时间内访问页面的虚拟自然人(用客户端标识)
六、跳出率,指浏览了入口页面就离开的访问量占进入该页面的总访问量
七、频次,每波广告有频次控制需求
八、二跳率,指浏览了入口页面并产生首次有效点击量占该页面总访问量
九、CPUV,指每UV成本,即广告曝光后获取一个UV的价格(广告消耗金额/UV数)
十、CPE或CPEV,指单次互动成本,即获取一个用户互动行为对应的价格
十一、CPH,受众对广告的浏览/互动时长的成本
十二、互动率,衡量广告投放中用户在广告素材或者站内的交互度和参与度
十三、回搜率,
十四、品牌安全
十五、反作弊
十六、无效流量验证
投放计划
(一)供应商入库
(二)比稿
*透明程序化:需求方提广告需求-需求方平台向供应方平台采购流量-供应方平台提供流量-需求方广告曝光-需求方平台进行数据统计-需求方平台向需求方收费
广告策划/提案
(一)方法论
1、用户旅程:认识-熟悉-考虑-评估-购买-忠诚(注:并非线性漏斗式,可跳跃)
2、接触点:心理触点,行为触点
3、消费者洞察
4、用户的生命周期
(二)策划要素
1、人群策略(老用户用站内人群重定向;新用户站外人群扩展)
2、媒体策略
11月4日
程序化广告位类型
横幅广告(banner ad)
富媒体广告(rich media ad)
视频广告(video ad)(贴片、暂停、角标)OTT.OTV
原生广告
全屏/插屏/开屏/退屏/锁屏
激励广告/推荐广告
11月6日
广告投放执行
(一)投放准备
(二)广告投放阶段(技术对接测试阶段、策略测试阶段、策略优化阶段、稳定放量阶段)
技术对接测试阶段:监测广告投放准备阶段的各项阶段是否已经调通;
策略测试阶段:验证广告策略中制定的媒体策略是否合理,媒体投放效果十分达到预期等;
策略优化阶段:人群策略和创意策略不断调优(媒体+人群+创意)
稳定放量阶段:在RTB竞价模式下,流量的量级和价格会因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不同而有所波动
(三)活动设置
1、基础设置
出价设置:设置能成承受的价格上限
预算控制:
日期时间:根据广告排期表设置投放日期或投放时段
投放速度:匀速或者快速
频次控制:设定同一个用户在设定时间内看到特定广告的总次数,或者在设定时间内看到某个广告素材的次数
2、媒体设置
交易模式:RTB公开竞价、PDB直接购买等,
广告交易平台:选择投放的渠道
媒体分类/频道:
媒体URL:设置具体的媒体根域名、二级域名等或者具体的URL地址;
尺寸:
广告位:
广告位类型:
广告可视度:
页面广告位数量:
屏次:
页面内容:
3、定向设置
重定向、社会化属性、兴趣爱好、购买倾向、地区倾向、客户端倾向、运营商倾向、设备定向、网络类型、上网场景、移动位置服务、天气定向、搜索人群定向、
4、创意设置
创意和落地页设置:
展示规则:看到创意的先后顺序规则
相关政策:
5、其他设置
第三方监测:
品牌保护:选择DSP平台已对接的品牌安全供应商,并填写相应的信息
反作弊:过滤作弊流量,保障投放效果,防止投放浪费
四、数据分析及优化调整
(一)数据分析
1、维度指标分析
数据(时间、维度、指标)
(1)时间:
(2)维度:人群(用户画像)、媒体、创意、地域、频次
(3)指标: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
常用维度一览表



2、数据分析方法
(1)对比
时间维度:同比(本期和同期比)和环比(本期和上期比)
维度和指标:横比(同一维度级别)和纵比(同一维度成员的同一指标)
(2)细分
人群特征细分
时间细分
媒体细分
创意细分
其他维度细分
(3)归因?
3、投放异常分析
4、数据预警机制
(二)广告优化调整
1、曝光:
媒体优化:媒体匹配度、重合度、饱和度
创意优化:
频次调整:根据不同曝光频次的人群数据找到最优值,设置合理的频次控制
人群调整:目标受众的投放量级及转化效果,增加或者减少人群标签的投放
可见曝光优化:
2、点击
点击率分析:细分关联不同定向维度的点击率情况,找出异常点,分析原因
点击到达率优化:取决于网络情况和落地页加载速度
3、转化
页面内容优化:页面内容的编排设计
转化体验优化:注册步骤的繁简
五、项目总结/结案报告
六、执行部门与岗位职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