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了,现在听到“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才终于有落在实处的感觉。
高中听信了老师的鬼话“选理科就业面更广,理科的考大学的专业选择更多”再加上我的英语成绩惨不忍睹,不想在文科班垫底,于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理科,开始了漫长的无法摆脱的物化生探索之路。
大学选择了中药学专业,本以为就是莳花弄草,在图书馆里翻阅古籍,自带一股子药香。但看着跟高中差不多的课表,物化生一个不少,考研一定是在一些关于化学的实验室里呆三年,我开始有点绝望。我的兴趣点并不在此。
大一进行了诸多尝试,转专业到中医学,然而未果。蹭16届的考研讲座,本专业考研果真无一不是整天待在实验室里,最后一场跨专业考研,倒是给了我可能。
我仔细思考了一下我的兴趣点,看言情小说。其实曾经有过这种梦想,但小学初高中记叙文写得很痛苦,班上也有很多有才气的女孩子,让我自惭形秽,觉得这好像不太适合我。但后来真的看到有初中同学选了文学系,我又觉得…很不甘心。高中一直沉浸在一种“不做医生我和家人们的健康如何保障”的想法中,但成绩又不好,目标从中医学误入了中药学专业。我好像一直都没有做成自己喜欢的事情。跨专业考语文教学的师姐说“高中的时候只有上语文课她是十分有劲,其他课都晕乎乎地听不进去”这跟我很像,而且高中诸多课程中只有语文,给过我成就感和自豪感。在重新回去读文科和跨专业考研的选择中我选了后者。然后想啊,高中的时候觉得文理分科并不是一件大事,而学了一段时间后想从文科班转到理科班或者相反却是一件大事,那意味着放弃当时一段时间的学习,会跟不上,会有压力,还可能会留级。但现在想想,如果我在那么年轻的年纪就可以知道自己走错了路该多好。当然现在也不晚吧。
但我真的喜欢学汉语言文学吗,我又不是很确定了。相比于名著,我更爱看言情小说,更喜欢看甜甜的青春剧,可以为此通宵达旦。我很喜欢买书,但“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这句话完全可以用在我身上。即便如此,但我确实意识得到,能读自己喜欢的专业,然后做自己喜欢的事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这大概是学习药用物理学的时候,思考到的人生吧。
现阶段的目标就是找到自己喜欢的事去做,有多少人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啊,我不要焦虑。先退掉学生会,因为加入了一个技术部门学习ps海报设计和公众号后台运营,体会到了没有创意只能拼凑做海报是多么的痛苦和无助,学生会工作繁琐且多,我需要把许多课余时间给它。我确实从中开始学到去在公共场合表达自己,跟大家一起出去团建也很开心。退掉它的考虑是下学期加入一个文学社,并有时间去听听别的学校的中文系课程,感受一下汉语言学习的氛围,多看一些书,听听网课,比如欧丽娟老师的《中国文学史》就很不错,不要三分钟热度。从近期看了把空闲时间给了小言《葡萄园的秘密》《春日宴》和青春剧《我只喜欢你》《小时光》(全部强推!)来看,我还需要更多的自控力。
完全是没有文学功底的碎碎念,长路漫漫,但未来可期。
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