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旦夕祸福,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回忆往昔好似能让很多人沉迷,这种沉迷又是那么的令人想逃脱,种种因果没办法讲述,唯一能够确定的是那迷宫一样的矛盾令太多的人难以割舍,又强烈的想割裂。

扎西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想到了神父对自己说的话,每到此时,扎西会有强烈的感觉:语言是一门艺术,他听不懂神父到底是什么意思,可有莫名的觉得神父已经给了自己一个方向,虽然他更想要的是一个答案。
年少的时候扎西很喜欢走在寂静无人的街道上,因为他觉得那是徐志摩班的诗意,他向往诗意,正如很多人说过:诗意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那个时候,有意义这几个字对扎西来说太有意义了,每每提到这几个字,扎西觉得自己在放光,整个世界也在放光。所以寂静无人的街道是扎西的梦想,他觉得只要他走过那样的街道,他便长大了。
无数次的想象换回了一次的失望,扎西现在已经不记得自己走过多少次无人的街道,事实上,现在的扎西周边并没有人,半夜十二点的大年夜遇到人的概率并不是很大。抬头望望路灯,扎西有些混乱,刚才想到哪里了?
不知道那个谁谁谁能不能好好的结婚,还有那个人是不是依旧在烦闷:明天得工作氛围应该会不错吧,今天也是很尴尬,明明没有自己的事情,为什么最后会是自己参与,还有明天的娱乐圈是不是又会多一条新闻等等,扎西的大脑在一瞬间闪过了太多的信息,这些信息不需要处理,就好像头顶上看不到的云,偶尔能够足够明亮的光下看到那一丝丝的存在,可存在并不代表有意义,正如那诗意般的梦中理想,哪怕真的变为现实,也失去了梦里的意义。
扎西听到太多的声音,也产生了太多的梦,可不知何时,哪怕真的产生了梦,却没有了以前的那种发光一般的激情,取而代之的是似是而非的理解和分析。也许因为这个原因,扎西听到神父的回答后才会如此的崇拜,又如此的淡定。扎西想到今天早上自己的冲动,有些后悔,几年的感情并不容易忘掉,也许是长时间的忽略,也许是经常性的习惯,让自己对双方都产生了怀疑,由初始的怀疑精神,最后怀疑行为,看似不合理的地方却往往有迹可循。“我们能够在一起么”,因为冲动而说出的话像是问句又像是答案,也许连扎西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否需要答案。前面的路是弯的还是直的,那个重要么?或者那个确定么?扎西自己有些迟疑。
神父的回答就在扎西的嘴边再次重复:前方的确定就取决于你的不确定。扎西觉得自己被欺负了,但又觉得自己后悔了,因为自己看不透神父的话,但这正是因为自己不是神父的原因。扎西感觉周边像是有密密麻麻的线,条条的线和远方的虚无牵连,不能够挣脱,又不能够掌握,扎西静了静神,控制住自己的思维,哪怕是那一秒,让自己说出最想说出来的话:CCCCCCCC,HZZN。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也许人就是因为事情的存在而存在,无事的话,活着做什么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