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萱萱:
读书营今天开始看的书是《次第花开》,我记忆中你好像曾经看过这本书,
不知道你看完之后有什么收获呢?
今天是第一次看这本书,觉得特别适合现在的自己,在看目录的时候就看到有一个标题的名字是怎么做功课,
我想这就是我目前所需要的东西。
下面给你分享两段觉得特别好的原文。
接受痛苦的客观存在后,我们要进一步了解它。
拿疾病来说,如果我们有一定的病理常识,就知道如何相应地调整生活习惯,防患于未然或减轻病情。
而不是像人们常做的那样,非要等到病发了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为毫无准备而措手不及甚至悲观放弃。
在疾病与其他的痛苦面前,我们其实完全有可能保持尊严和从容。
某些情况下,我们能够利用自己对痛苦的熟知,通过破坏其形成的条件去阻止某项痛苦生成。
然而,我们同时也应该了解:生活中很多局面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也不是事到临头能改变的。
因果一旦成熟,任何行动都无法阻止果报的显现。
如果痛苦、尴尬在所难免,我们最好让自己有所准备。这样做的好处是,虽然该面对的问题还得面对,该经历的痛还得经历,我们却不再那样感到苦,不必再承受额外的恐惧和焦虑。
寂天菩萨曾说:“问题若有办法解决,就不必担心;若没办法解决,担心也没有用。”
当疾病降临的时候,我们可以试着运用寂天菩萨的窍诀去应对问题。从医学的角度说,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医学研究都证明,健康、放松的心态有利于治疗,而负面的态度和情感,如愤怒、怨恨、忧虑等,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这是第一段,生病在所难免,但生大病还是小病,我们可以控制一部分,比如减少坏习惯。
当身处逆境时,不妨有意识地训练自己以更加现实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的考验,看看从逆境中能得到什么于己有益的东西。
很多情况下,疾病会成为我们培养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好机会。
根据佛陀的开示,解脱是从认识痛苦开始的。人在病中,也许能比平常更深刻地认识痛苦。日常生活里让人不如意、不开心、伤心、烦恼的因缘是那样的多。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非在愁中即在病中。
今天看书时间少,如果有充裕时间的情况下,我倒是很希望能多看一点内容。
昨天我所说的一成不变,大概是每天都在重复做一些同样的事情吧。
比如上班到下班的时间是固定的,然后回家该做的事情也是固定的。
再这样重复当中肯定会觉得单调,所以总想找一些不一样的事情去打破生活的重复感。
另一方面觉得一成不变是思维方面的, 虽然看了很多书好像学了很多东西,但是在生活中真正有飞跃性的改变,其实是没有的。这些改变是存在于每一天当中很微小的部分,所以那种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想应该是不存在的,也不可能发生在某一瞬间有大彻大悟。
之前三月份的时候,的确有你说的那种状态,想做的事情很多,但是提不起兴趣,在做正式的时候也没有发挥很高的效率。
这段时间从上一周开始就在逐渐转好,现在也觉得自己能做的事情挺多的,但是可能还是对于现状不太满意吧,总还想有所突破。
不过昨天复盘三月的时候,我觉得还是有不少进步的,比如坚持揉腹、干梳头、种芽菜、尝试敲背。
昨天也真是奇怪了,本来有一张图片是黄色和红色的小花上面被薄薄的冰包裹住了,想发给你看看来着,很好看。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上传不了图片,我那时候本想等手机自己上传,同时先用电脑忙点别的,结果过了好几分钟一看还是一个样子,而且也不能上传上去,
所以有时候面对这些意外还是挺无奈的。
今天看书的时候还有一个很大的启发,就是书里讲到所有的快乐背后其实都有痛苦,只是人们在享受快乐的时候,没能感觉到痛苦。
比如说吃美食的时候是快乐的,但是当你大量的吃同一种美食,你就会厌倦,而且身体会发出信号,出现不健康的情况;
还有就是青春美貌时,所感受到的快乐背后是衰老带来的担忧。
其实每一件事情的背后都是与痛苦如影随形的。
看完之后,我就在联想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例子,比如说当我在用大量时间睡觉的时候,别人在坚持早起阅读或写作,所以如果我这样去对比就会感觉自己很失败,
但是如果我会满足于这样的状态就会觉得能睡得好很幸福。
所以那些能被称为痛苦的事情,要看你是如何看待它的,
比如有些人觉得自律是很痛苦的事情,要约束自己完成很多任务,
而有些人把自律当成了一种享受,因为他习惯了优秀,再让他从优秀当中降级为托拉低效率的人,他反而做不到。
我的西蓝花种子和瓶子到了,但是看天气说5日后还有冷空气,还是等第二波冷空气结束我在开始泡发。
你的花也不能再温度低时种植吧?
感恩今天不忙有时间看书。
感恩妈妈去买菜时,糊里糊涂买了鱼没给钱就走了,我吃到了好吃的桂花鱼。
晚安心语:当我知道众生皆苦,在承受自己的功课时,就不会抱怨和认为自己可怜。
晚安
爱你的云清雪
2025年4月1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