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喜欢词或者说学词的人来说,清词中兴四个字应该来说非常熟悉了。然而现在依然有很多人对清朝这个时代怀有偏见,所以对清词也抱有偏见,以至于看不上清词。这里想简单说一下,清词在词史上的作用和地位吧。
首先,宋金元明四朝,词都不在正统文学之列,都没有能够得到应有的重视。虽然说在宋朝词已经非常兴盛,但是仍然被排除在正统文学之外,其地位与诗文赋还是远远不能比的。在经过元明两朝的断代之后,时间来到了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
由于清朝文字狱,或者说各种文字禁锢之类的关系,导致清代文人很多东西都不敢写。于是乎,他们将近乎断代逾百年的,几乎已经半死了的文学——词,重新搬了出来,并且利用清朝两百多年的时间将词学发扬光大。然而清人们非常清楚,光光自己重视研究不行,还要让这个词成为正统文学,成为能跟诗文并重的一种文体,才能真正的让词发扬光大,传承下来。所以在清朝词才真正的第一次成为了正统文学,而不是只是歌曲的载体。然而这个也引发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词和曲是分不开的,词和音律是相辅相成,不能分开的。所以作词之中,音律是绝对的不二法门。比如说柳七,清真,梦窗,白石,玉田,等词作者都是精通音律,善于谱曲的。而词到了清朝音律已经丢失,所以说只能成为一个案头文学。这也是为什么,就算说清朝词人词作,包括一些质量已经能和宋朝相提并论,甚至超过宋朝,但是清词却始终逊于宋词一筹。
但是尽管如此,只要将这个文体定为了正统文学,有人研究,有人学习,有人重视,并且经过两百多年的反复打磨,词在清朝终于绽放出了最耀眼的光芒。经过两百多年语言的锤炼打磨,清词之中几乎没有俗句,非常雅炼。而两宋之间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清真一人,白石亦有俗语,更遑论玉田和稼轩了。
而清词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词人非常多,留下来的词作非常多,词话非常多,流派非常多。因为词在清朝终于成为了正统,所以写词的人就变多了,研究词的人就变多了。你也写,我也写,你这样写,我那样写,自然而然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流派。什么云间派,阳羡派,常州派,浙西派,临桂派,非常非常的多。宋代的词话非常有限,可读的也不多,我推荐的还是王灼和玉田的碧鸡漫志和词源。而且宋代的词话多有一些笔记风格在其中,经常记载一些词人趣事,比较杂乱,不是特别严格意义上的词话。清代的词话就不一样了,已经非常的成熟,非常的系统和理论化了,著名的有白雨斋,蕙风,人间词等等。
所以,清词相比于宋来说,最高处有所不及,而且丢失了音律。但是在其他的许多方面来说,都是不输于宋朝,甚至能够远超宋朝的。所以中兴这个评价一点都不过分,一点都不夸张。然而现在很多人张口闭口就是唐诗宋词唐诗宋词,以致于清朝很多大手都入不了现在很多“大佬”的法眼,甚至还有“清词没有什么东西”,“清词写的不好”这样的字眼,我也是无话可说。词在清朝成为正统,清人玩了两百多年,早已深谙其道,非常熟悉,很多东西早已摸透了。虽然说清朝这个朝代确实很腐朽很讨厌,但是就是因为清人拖了一条辫子,所以你认为他们写的不好的话,那只能说你自己目光狭隘了。以前我看到有一个人写了一篇长文,推崇陈其年厉鹗却被人讥笑,当真也是无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