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行宫是当时伪满州国溥仪巡幸安东(今丹东)下榻场所,建成在1943年。

笔者本来是怀着一种参观景点的心思去的,结果到了该地一瞧,大失所望,整个“行宫”已经满目疮痍。这座建筑建了三年,据后来学者研究,溥仪当年来丹东视察是否有入住尚待考证。只是这座雕梁画柱的建筑劳民伤财不说,建成后一直被弃用,实在可惜。虽然新中国成立后被承包给个人做宾馆用途,但是因为亏空没做下去。今天再看,因为无人维护,已经破旧不堪。


东行宫位于一座小山之上,可以俯瞰全城,可以猜想在建造之初有风水师勘探。山上种着茂盛的苍松劲柏,虽然已经入冬,但是满山翠绿,乌鸦“哇哇”的聒噪声在整个索然的山上回荡。看着这满目疮痍的旧宫,心生悲凉。


行宫正上方有“溥仪东行宫”字样,墙壁上的雕龙以及工艺仍旧透着皇室的贵气,但是破旧的门窗和石柱隐含着某种赤裸裸的讽刺。笔者去的时候正是临近黄昏日落,遇到一个老大爷上山锻炼身体。图片中的他正一声不响地看着落日。

在正殿旁边有一侧殿,墙壁上画着四个宫廷女子,其中两个跪着的应该是侍女,站着的是妃嫔,封建社会的等级划分可见一斑。笔者猜测,应该是嫔妃所住房间。



笔者沿着四周看了看,破烂的窗户都被用木条或者铁档封上,透过窗户往里面看,木条和已经破损的家具散落一地。走到行宫后面,发现有一排屋子,笔者猜测应该是下人所住房间。

本来打算就这么走了,但无意中发现站在笔者拍摄位置的窗户没有封严,可以跳进去。于是。。。。。。笔者跳了进去,接下来有幸将里面的风格建筑看了一遍。


这是什么?夜壶?好像应该是。笔者把它拼接起来拍了下来,虽然有点无聊。

这些木框格子应该是日式装饰,可惜现在已经成破旧的散落一地。

这屋子仍旧可见已经破坏了的日式格子装饰。所谓的格子装饰如下图所示,在日式屋内建筑常见。


天棚的龙还在,但是有的地方已经掉落了下来。

因为里面没有光线,笔者必须把手机灯打开。走在里面阴森森的,让笔者想起了蔡骏的《荒村公寓》。所以当时庆幸,平时没有看过多的鬼片,产生不出太多联想。四处看了一会儿,心里不知道为什么很不舒服,便没有再四处看,上了第二层。


完全日式的推拉门,进去后我把手机灯打开,里面很干净,让我想起日本武士切腹自尽的地方。


这里应该是侍女休息的地方,可以看到四周画着日本妇女常用的扇子。四处看了看,没什么特别的,继续往上走一层。

楼梯建的很有意思,壁上都画着一条条的长龙。

这一层的房间设计中日结合,木地板,推拉门,但是色调是中国特有的暗红。

这一层还有一间类似的房间,至于用处是什么,笔者猜测应该是接待室或者会议室。继续往上走一层。


这一层都是中国元素,日式风格很少。也就是说,之前那一层可能是供日本人居住的,这一层是供溥仪用的。



门上有许多这样的雕画,应该是后人画上去的。


这个楼梯设计的很有意思,呈圆弧形绕上去。上了楼梯,就到了天台上。



天台的视野很开阔,可以俯瞰全城,四处有乌鸦的叫声,空气很好,而且还能看到落日。


木制的房屋已经塌陷,但我们可以看到里面复杂的木结构,可见日本人设计的工艺还是很精良的。
参观完后,一层一层地下楼往出走,差点迷路。因为出路都被封死了,之前笔者进来的那个出口忘记了在哪儿。因此走了约有十多分钟方才找到。看完以后,橘黄色的落日撒在这座落寞的行宫之上,不免让人惆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