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触及五步法的概况,对我来说信息量还是挺大的,我上次上完课后,我发现我在生活中还是挺难运用得好的,需要不断地强化练习
第一步是提升能量,做好准备面对孩子
当自己能量高的时候,无论面对孩子任何调整,感觉都能迎刃有余的化干戈为玉帛,但是当自己能量低的时候,即便孩子和自己没啥需要处理的问题,都可以不由自主的挑起战火。记得我最近一段时间,当和孩子有冲突而我感觉到能量低的时候,我就会喊停,然后躲到自己的房间里干点别的,但是有时候孩子在他的情绪中,他特别想把情绪发泄出来,所以他就会咬着问题不放,那个时候我真的特别特别的难受,要迎战担心说出来的话伤害了彼此,故意逃避孩子又穷追猛打把自己逼到角落。其实我特别恐惧这种被逼到角落的感受,一旦触及到这样的感受的时候,我就会特别的抓狂,这和我童年被爸爸打和校园暴力的创伤都联系在一起了。今天在写这个的时候突然看到了自己的这个卡点,回去找个机会平静的向家人表达。
也有另一种情况就是明明自己的能量还行,但是面对孩子一波波求助负能量袭来的时候,我就会被卷入他的情绪当中,当看到孩子求助的时候我就特别特别的想帮他解决掉问题,想保护好他,让他不用去经历太多的痛苦,也很担心恐惧他再一次经历那种社恐所带来的伤害,老是小心翼翼的呵护着他,同时在呵护的过程中又会出现自责和对他的评判。
第二步是倾听和共情
倾听闭上嘴巴或者只是问怎么了,专注的听孩子说,这一点对我来说挺难的,当我听到孩子的苦恼的时候我总是会不由自主的给予孩子建议,而这种建议通常都是无效的。
特别喜欢老师说的这句话,共情在人的层面保持一份链接,在表达不喜欢或者不认同,拒绝的时候,孩子还能感受到自己的爱。在行为不被喜欢、不认同或者拒绝的时候同时还能感受到你的爱,我的理解是先和孩子站在同一阵线上,成为他肩并肩的朋友,而不是站在他的对立面成为他的敌人, 朋友之间也是可以提出自己的感受、观点和期待。
第三步是边界和规则
我和孩子的相处中,感觉事物上边界是挺清晰的,因为孩子清晰的边界保护会倒逼我去接受孩子是这块领地的主人,即便我再着急,我也要只能提建议而不能强迫或者要挟主人去做他不乐意做的事情。但是往往我们更多的纠缠是在情感上的,我老是被卷入孩子的情绪中,有一次我坚定的想和孩子划界限,那天晚上孩子因为达不到规则而来软磨硬泡我,说着说着就哭了,看到他哭了我内心就想躲了,硬着头皮深呼吸稳定好内在再和他沟通,他说他需要很惨,惨到想死,还不如死了算了。我一边用着共情,一边忍住不给建议,一边告诫自己不要陷入两个人的情感纠缠之中,当孩子说到要自杀的时候,我告诉他,妈妈很爱很爱你,爱你胜过自己的生命,我很伤心听到你这样说,但是你的生命是属于你自己的,你要放弃你自己我也没办法。其实在说的时候我感觉爱是没有流动起来的。
第四步 落实行动
孩子就是即时利益者太对了,特别加上青春期的抵抗情绪,曾经孩子就是因为差一点点没有得到奖励,我坚定不给奖励,孩子就采取了消极抵抗,最后我还是找了另一个方式帮孩子得到了奖励,孩子自从那一次得到奖励之后孩子的消极抵抗就消失了,变得特别的配合,好像我给的奖励是告诉他,你是配着到这份奖励一样。
另外孩子很多时候是因为家长放弃而放弃的,很多时候看到他在不珍惜我为他争取来机会自己就会很难过很恼火 这也是我自己的卡点。
第五步 复盘
每隔一段时间的复盘,改善和提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