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代文化
当袁绍遇到曹操(三)

当袁绍遇到曹操(三)

作者: 侹哥看天下 | 来源:发表于2017-04-23 08:58 被阅读298次

二不听:

公元198年,袁绍第三次集结大军对公孙瓒予以最后一击,公孙瓒在幽州的最后据点——易京(今河北雄县)被重重包围,易京,临易河、通辽海,公孙瓒久据此地,旷年累月地经营,建楼数十重,互为奥援。他居住在中间高达十丈的台楼上,以铁作门,拼死抵抗。可天下没有攻不破的城池,城破之日,公孙瓒斩妻杀妾,然后自焚。

袁绍统一了黄河以北广大地区,囊括了冀、青、幽、并四州,他的声望达到了人生巅峰,击槊中流、饮马长河,兼并天下将指日可待。

公元199年,汉献帝欲除曹操,发生了衣带诏事件。董承举火为内应;刘备纵马为外援。刘备又派孙乾星夜赶往冀州找袁绍,请其渡黄河,三方共击曹操,则汉室可兴、大业可成。

袁绍的大谋士田丰按捺不住激动,领了孙乾立刻找袁绍,说此为千载难逢的大机会,机不可失。

本以为袁绍会两眼放光,拍案而起,谁承想他双眸黯淡、落落寡欢、无精打采,推说小儿袁尚重病,自己方寸已乱,无心出兵,请刘备自求多福。田丰跌足,泣血相争,袁绍不听,坐视曹操从容平叛。

儿女情长,人皆有之,如果袁绍只是普通的机关干部,那无须非议,他尽可以抱爱子去打针吃药,哪怕三天三夜陪床,单位开个请假单就是了。

但他处在至尊的地位上,就必须负这个位置上的责任,他要为政权负责,为他治下的民众负责。只沉迷于家务就是渎职、就是不作为、尸位素餐,不配待在这个位置上。

这是袁绍最接近胜利的机会。1700年后的我写到这里,也大有之怅恨之慨,虽然我不喜欢他。天予弗取,反受其咎,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

三不听:

公元200年2月,袁绍发布讨曹檄文,其中“赘阉遗丑、豺狼野心、除忠害良、专为枭雄”等词句,把曹操骂得坐立不安,肝胆俱裂。文章出自袁绍的一支笔陈琳,陈琳和曹操曾一起在大将军何进府中供职,彼此知根知底。

檄文既出,袁绍吹响了攻曹的进军号,此时他情绪大好,踌躇满志,大有毕其功于一役的豪情。而去年竭力怂恿发兵的田丰,此时却竭力反对出兵。

他认为机会已失,只有静观待变,曹操,兵精粮少;袁绍,粮足兵多却不精,此时应避免和曹决战,只用骚扰手段,不断以偏师袭扰、抢掠曹操属地,让他疲于应付、劳而无获,无法集中精力发展生产,民穷而兵乏,而袁绍借机内修政治、外结英雄,这样三年后就能一战而定北方。

可见田丰提出的大战略多么正确,三年定天下的计划不可谓不迅速,可袁绍不听,他只争朝夕。去年本有好机会,袁将军不干,今年没有机会,他却迫不及待,他是和田丰赌气吗?难道就是要属下知道,他的领导艺术是出神入化,难以捉摸的?

领导思想一旦被部下左右,部下岂不比领导更高明?可袁绍不明白,这份事业是他自己的,不是什么国家的,更不是田丰的,田丰是出于忠心,才直言不讳的,他本可以顺着袁绍说话,谄媚袁绍,那他的日子就会很好过。他为袁绍好,即便说话不中听,袁绍也不应该迫害人家,在天下未统一前,就必须虚怀若谷,有容人的雅量,哪怕是装的。

田丰圣贤书读多了,武死战,文死谏的观念把他害了,他非要把袁绍塑造成明主,让自己成为忠臣。他的执拗和天真,使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被暴怒的袁绍收监了,袁说等他得胜班师后,再治田的罪。

假如袁绍赢了,那么让事实教育田丰,他错了,自己对了,心情大好之下就把田丰放了。大众就会由衷地赞美:我们的主公是多么英明和大量,对于那些被实践证明犯了错误的人也给予出路。

后来袁绍完蛋了,那么一切都无从谈起了,袁绍自觉无颜再见田丰,他也不想和田说对不起,就把田丰杀了。袁绍的面子可比别人的命还重要哦。

曹操评价过袁绍:外宽内忌、色厉胆薄,趋小利而忘命,见大义而惜身。从田丰事件可以看出,此评价一点不错,曹打心眼里是看不起袁的。

四不听:

孙子说: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庙算就是战略,战略计算有偏差,战术再强,胜利也会打折扣,更何况战术上一再出现偏差,如此还能扭转败局吗?前“三不听”算作老袁的战略失误,后“三不听”则属于他的战术失误。

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在公元200年4月拉开序幕,袁绍率军10万抵达黎阳,派先锋官颜良南渡黄河攻占白马(今河南滑县南),而曹操只能纠集2万人迎战。

曹操不得不直接面对袁绍。对他来说,曹袁迟早有一战,只是决战时间大大提前了,本指望公孙瓒能延宕袁绍,可形势比人强,他只能勉为其难了。

将双方综合实力分析一下,论地幅、人口、税赋、粮产,曹操相较袁绍弱甚。

曹所居河南大部,及山东、江苏各一部,属中原地区,四战之地,经历黄巾之乱,董卓蹂躏,残破之极,人少粮少,绝无可能承受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唯一可行的就是以全部精锐,占据险口、扼守要隘,不浪战、不漫战,和袁军直接进行大决战。

曹操的重要谋士荀攸(荀彧侄子)献计:“今我兵少不敌,分其势乃可。明公到延津,若将兵渡河,绍必西应之,公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颜良可擒也。”

这就是声东击西的良策,曹操立刻采纳,率军跑到离白马西南50公里的延津渡口,准备船只,佯装要北渡黄河,逆袭袁绍右翼。

袁绍马上反应,调主力急赴延津北岸严守,袁军一动,曹操便连夜回师白马,颜良不备,大败被斩,曹操立刻回撤至官渡设防。

袁绍中计,恼羞成怒,从延津挥师渡河。沮授立刻劝阻,说:“大军已在延津,不宜轻动,应另派军攻官渡,如胜,大军再渡,否则有全军覆没的危险。”袁绍不听

沮授站在河边,不禁叹息:“悠悠黄河,我还能渡回来吗!”袁绍渡河后,往延津南面进军,与正撤往官渡的曹操主力相遇,一战又失大将文丑。

官渡之战的第一阶段就这样结束了,袁绍人多势众,却连折两员河北名将,没捞到一点便宜,可见曹操用兵之神,曹军作战之精。

相关文章

  • 当袁绍遇到曹操(三)

    二不听: 公元198年,袁绍第三次集结大军对公孙瓒予以最后一击,公孙瓒在幽州的最后据点——易京(今河北雄县)被重重...

  • 当袁绍遇到曹操(二)

    要是袁绍一贯如此圣明的话,袁家也不用再等上1700年,靠另一个短命袁皇帝来光宗耀祖了。用宗教的说法(不信也无妨)来...

  • 当袁绍遇到曹操(四)

    五不听: 从公元200年4月到10月间,曹袁两军在官渡胶着。袁绍写信给江东霸主孙策,叫他南渡长江,向许都发动进攻,...

  • 当袁绍遇到曹操(全文)

    毋庸置疑,袁绍与曹操的较量是属于CBA和NBA的PK,但不能因为袁绍最终失败,他就是个庸人,他的对手可是曹操,那是...

  • 当袁绍遇到曹操(一)

    **“我有一段情啊,唱拨拉诸公听,诸公各位静呀静静心,细细那个道道么,听我唱拨拉诸公听”,这是小曲儿《无锡景》的第...

  • 在当爹这件事儿上,袁绍比刘备强多了

    刘备在袁绍那里客居的时候,曾经遇到过一次进攻曹操的好机会。 刘备就劝袁绍趁曹操后方空虚,派兵直取许都。而袁绍此时却...

  • 帝王气象与奸雄心事

    读史一得 帝王气象与奸雄心事 《三国演义》,曹操打败袁绍以后,缴获了自己一方私通袁绍的许多信件,这些私通袁绍的人当...

  • 古绝 . 许攸

    (诗写三国人物之三) 夜读《三国》,曹操袁绍官渡大战。初绍强操弱,后袁绍谋士许攸走投曹操(操喜出望...

  •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三国中,三大战役之一,双方主帅,分别是袁绍和曹操。袁绍发起了这场战争。却被曹操击败。 孙策死后把...

  • 简书每日成语--出言不逊

    故事:三国时期,袁绍与曹操在官渡决战。曹操想尽早结束战斗,于是便派兵袭击袁绍的粮仓乌巢。袁绍手下大将张郃事先看出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袁绍遇到曹操(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die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