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秋季开学时,办公室来了两个朝气蓬勃的大学毕业生慧和锐,从此耳朵、心情就有了别样的滋润和享受。
慧和锐两人都喜欢唱歌也唱得好听,两人音色都很纯,慧是清亮的女声,锐是醇厚的男声。我是个对流行音乐没感觉的人,但那个年月的流行歌曲随着他们两人的哼唱有好几首歌的旋律都被我熟悉了。慧的《隐形的翅膀》、《宁夏》,锐的《丁香花》、《两只蝴蝶》、《老鼠爱大米》,至今都还余音缭绕。他们不是只管自己唱歌,他们还热情的对我这落伍的乐盲做相关介绍,锐曾充满感情的向我介绍过浪漫又有点伤感的《丁香花》这首歌怎么来的。像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样,慧当时经常激励我去感受更多的新歌:“L老师,这首歌你肯定喜欢,我唱一遍给你听。”多么明亮又温暖的年轻人啊!
那些年,每到元旦全体教职工都要一起吃一餐年饭,年饭后就是联欢晚会。中央电视台除夕春晚都不及学校的元旦晚会给我带来的快乐多!主持人演员观众全都是熟悉的同事,歌舞小品段子笑话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小品、段子、笑话好多都是同事们的原创,素材都来自同事们平时的工作与生活。单说唱这一块,独唱就有就有流行唱美声唱民族唱,合唱有男女对唱家庭唱教研组混合唱,只要想唱的能唱的都上去乐一乐(都是有备而去),连学校每次外出旅游都不参加的小杨都上台高歌过。气氛活跃高潮迭起,以致原先打算坐公交回家的同事往往忘了最后一趟班车的时间,散场后只得坐出租车回家。那些年一般都是在哪吃饭就在哪开晚会,有几次在饭店,还有几次在学校大会议室(报告厅)。
晚会不仅仅年轻人的舞台,老男人唱老女人也唱(那时都不到五十)。老成和老江两个老男人特别擅长男女对唱,四十多岁的蔡美女唱起英文歌来迷倒了全场观众!不仅仅是教职工唱,领导也唱。李校长激情奔放的唱过《再活500年》,当时正春风得意的尤校长声情并茂的唱过《大长今》!兼职观众和专职观众就负责献花鼓掌捧腹开心!
欢腾的场景!难忘的岁月!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年饭没了,晚会也没了,年轻人不唱了,年纪大的更唱不起来了,过节没歌声了,平日里也听不到歌声了。整个校园,每天除了上课下课扩音器里放出来的音乐铃声以及学校广播台晚自习之前播放的嘈杂音乐,再难听到别的丝竹声了,更别奢望能听到真唱了。
那些歌声都到哪去了呢?怎么当年那些爱唱歌的大学生怎么也不唱了呢?
“情歌王子”小潘今年春节期间用手机唱了一首歌放到了学校QQ群里,原本静悄悄的群在不到半分钟的时间内鲜花掌声喝彩声就刷屏了!“原来同事们都在怀念都在期盼拥有歌声的岁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