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幻想的午后

幻想的午后

作者: 东者西迷 | 来源:发表于2014-07-26 17:38 被阅读17次

时下整个世界的焦点都在哥本哈根,那里似乎聚集了一批能够拯救地球的人,可是寄予太多希望的大众还是感觉自己不仅仅被代表了,而且狠狠地被耍了一个轮回。轰轰烈烈的吵闹最终还要归于平静,喧哗躁动后的孤寂落寞依旧来临,只不过更加深沉罢了。不容忽视的真相,是不是科学门事件,这个需要后来者22世纪的人们去评判了。

回到现实铁臂阿童木的幻想时代。这个开启我们机器人梦幻之旅的日本影视动画片,慢慢流逝在水里了。直到浓缩成电影版的阿童木归来,我们才开始用成人的思维添加点基本的科学常识来认真审视这个早期的幻想版影视作品。

漂浮在空中的大都会依旧不断向破陋不堪的地面抛弃垃圾,重现了机器人瓦力的生存场景。依据现有的科技不可能让如此庞然大物牢牢地固定在空中的,尽管历史上有个马丘比丘空城建立在高耸在海拔约2350米的山脊上,除非依靠万有引力悬浮于地球大气层之外的宇宙洪荒间。大都会同样建在山上,只不过漂浮的神态让人找不到可以寻据的力量,磁铁之力远未达到。

阿童木这个名称的由来,应该受到1945年广岛小男孩原子弹轰炸的影响。美国发射的这个坏男孩重约4100公斤(约2.05吨),爆炸威力约为14000吨梯恩梯(TNT)当量,计算一下就是1:7000。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具爆发力的能量,不得不引起手冢治虫的注意了。具有医学背景的作者,清楚的明白,如果创造一个拯救人类的超人必须具有超能量的心脏去驱动娇小的身躯不停的战斗,否则拯救人类只能是痴人说梦。而依据20世纪40年代的科学水平,原子核能就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能源了。所以影片中塑造的高科技科学家茶水博士也获得了一个别具一格的动力源,蓝核。对地球之外神秘未知世界经常想入非非的人类来说,只有外太空才有最新能源。同样蓝核能源,也来自外太空数百万光年之外的星体碎片,或许在一定意义来说就是现在已经发现的陨石,但是已报道的陨石并不具备超能量(并不排除发现了具有超级能量的陨石视为国家机密,没有报道)。由于多数陨石落在海洋、荒草、森林和山地等人烟罕至地区,而被人发现并收集到手的陨石数量极少。影片中的蓝核小球体同样属于极少派,但与众不同的是具有超能量。

作者很有预见的避开了核能的放射污染性,强调了蓝核能源的环保性,只要拥有该蓝核就可以消除数百年的污染危害,恢复消失的森林。但是很不幸,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提取的美好正能量蓝核附带了极其不稳定的红色负能量副产品。同哲学的看待事物一分为二的观点不谋而合。广泛接受的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的能量之和是0,宇宙诞生的时候,产生了正能量和负能量,两者相等。正能量则产生了正负粒子,正负粒子的数量原本应该一样,但是实际上可能一百亿对粒子之外会多一个正粒子,于是经过正负粒子的湮灭,产生了大量的热量并剩下了大量的正粒子。剩余的热量就是宇宙背景辐射,而剩余的正粒子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这个物质世界。依照现代物理学概念分析:以真空中量子涨落能量为零点,高于的叫正能量,低于的叫负能量。现在的科学家认为万有引力是负能量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对万有引力的性质和宇宙的空间结构并不非常了解,因此还是个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另外,能量不会出现蓝红色之分的,影视中常出现各种颜色能量之战,常依靠的是视觉因素,而非科学因素,总之不要误导大众就行了。况且后面,正负能量融合,不可能让正能量完全消失,毕竟红色核能源仅仅是个副产品。

21世纪正在发展的第四代原子能是目前最高能的能源了,即利用反物质的原子,制造无任何污染的核能源代替重污染的核材料。将氢原子核中的质子与氢原子加速对撞,产生反氢原子。当反氢原子与氢原子相遇时,瞬间产生强大的光辐射能和波能并摧毁一切;核聚变过后,不会剩余任何的核污染物。最重要的事情是寻找反物质,那么什么是反物质呢?其实反物质是一种假想的物质形式,便于科学研究接近反物质世界。我们周围的宏观物质主要由重子数为正的质子和中子所组成,这样的物质被称为正物质;由他们的反粒子组成的物质相应地叫反物质。在地球上很难发现反物质,因为粒子与反粒子碰到一起,或者一起消失,或者转变为其他粒子。制造反物质相当困难而且耗费巨大,即使制造出反物质也难以保存,因为地球上万物都由物质构成。这个时候科学家只好寻找简便的方法利用外太空收集器的方式,收集反物质粒子了。与影片中能量来源有相同的路径,依靠广袤的宇宙去解救地球的能源危机。但是负能量和反物质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物质和反物质都是由正能量组成的,质量就是正能量的一种禁锢状态。物质可以有相对的反物质,但是质量是没有负的。

手冢治虫整部作品带有深刻的生物科学痕迹,与其专业背景有很大关系。蓝核是一种比原子能更加强大的自稳态能源形式。这里的自稳态出自生物学概念。正常机体在不断变动的内外环境因素作用下能够维持各器官系统机能和代谢的正常进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的动态稳定性,这就是自稳调节控制下的“自稳态”,或称内环境稳定。既然创造了自稳态能源这个概念,依此推断就是该蓝核能源具有了自我调节的功能,已经让蓝核自身稳定的存在了。现存的地球能源大部分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不管外部形态还是内部物质都在静悄悄的改变着,可惜的是具有自稳态形式的能源至今下落不明。

后面托比死后,天马博士依靠仅存在帽子上的一根头发复制了儿子的记忆。这显然违背了基本的生物学原理。大脑结构功能单元是神经细胞,每个神经细胞相当于一个记忆元件,它有兴奋和抑制两种状态,就像一个双稳态继电器。记忆是脑对经验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从现代的信息论和控制论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把生活和学习中获得的大量信息进行编码加工,输入并储存于大脑里面,在必要的时候再把有关的储存信息提取出来,应用于实践活动的过程。一根头发含有人的全部基因,但是即使有再高的技术也无法让记忆储存分布在头发里面。如果真的这样,只要提取犯罪嫌疑人的一根头发进行基因扫描就可以定罪了,毕竟记忆是真实状态的反应,不会出现差错。每天脱落的头发也会让无数记忆遗失或者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这显然会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不过,随着基因工程的发展,完全可以达到用计算机进行快速分析任何一个机体遗留部分的基因信息。

机器人在影片中普遍具有了正常的思考和感情模式,这是个挑战性的科研选题,有希望依靠计算机芯片技术达到。但是出现后,人类如何控制人工智能的负面挑战,这是另一个需要专心调研的方向。有一点确信的就是阿童木飞翔前行的喷气式引擎作用原理,如同火箭升空一样,利用了反作用力。

硝烟散尽,哥本哈根恢复了一如既往的宁静美丽。这部CG电影过后,我们是否会在观赏影片后寻找到真正的科学知识呢。既然影视填补了感情上的漏洞,是不是也要从中获得人类知识和科学真理呢。毕竟影视脱离了太多现实无法捕捉的东西,就是虚大空了。

注:TNT—三硝基甲苯,带苯环的有机化合物,带有爆炸性,常用来制造炸药,经由甲苯的氮化作用而制成。

陨石是地球以外未燃尽的流星脱离原有运行轨道或成碎块散落到地球表面的石铁混合物质,也称“陨星”,多半带有地球上没有或不常见的矿物组合,以及经过大气层高速燃烧的痕迹。至于太空人登上外星球,如月球,所带回来的则不叫陨石,而会称为月球矿石。

相关文章

  • 幻想的午后

    时下整个世界的焦点都在哥本哈根,那里似乎聚集了一批能够拯救地球的人,可是寄予太多希望的大众还是感觉自己不仅仅被代表...

  • 午后幻想之太阳厨师

    那个太阳, 可爱极了, 它, 把操场当成了料理台。 瞧,---- 红红的跑道变成了, 草莓味的冰淇淋; 绿绿的田径...

  • 花冠女神

    如果说清晨是最美的相逢,那么午后便是青春的幻想。午后的阳光,它没有日出时的娇嫩,没有日落时的苍茫,她经过的地方总会...

  • if you

    如果遇见你,幻想在春风沉醉的午后,像痴情的鸟儿,在枝头诉说着浓情蜜意。 如果遇见你,幻想在夏日微漾的清晨,像幸运的...

  • 给你的情诗(2)

    我亲爱的Peter 我幻想着 我们拥有无数宁静的午后 在薄荷色的餐桌旁 沐浴阳光 我幻想着 你微笑着停留在我身边 ...

  • 诗 —午后

    午后 午后。天空之下一直被大雾占有 还有持续上升的幻想 茶叶在透明的玻璃杯 漂浮、打转、旋转 越来越喜欢倾诉、伶牙...

  • 突然想写一首关于你的诗

    那个午后睡醒的我 突然想起了你 那个生命最重要的人 那如微如至的关怀让我幻想美好的未来 那如亲人般的呵护让我幻想会...

  • 一杯花茶

    温柔的午后醒来, 思想还在梦中。 躺在床上被阳光包围, 还在幻想美梦之旅。 愉快、兴奋、幸福, 到底何为幸福? 人...

  • 曾幻想。那个最好的时光

    曾幻想,在那个暖洋洋的午后,篮球场上的白衣少年终会抱着一把吉他,在宿舍楼下完成一场华丽的告白。 曾幻想,在那个寒风...

  • 幻想,幻想,幻想

    天还未黑,云怎敢黑; 雨还未下,风怎敢吹; 瓜还未熟,秧怎敢枯; 花还未落,树怎敢死; 你还未嫁,我怎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幻想的午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dws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