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小组合作制课堂改革的老师们都知道,生训工程是非常重要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小组合作是否顺利?组长分配的任务是否合理?合作会不会只流于形式?其实,只要在课堂流程这块把好关,以上问题都能完美解决。那么该如何在课堂流程方面对学生进行培训呢?我们一起往下看!

课堂流程培训
1、组织上课:课前各组长根据能力大小给每个组员分配任务,每个人在能力范围内都要有明确的任务。组长需要明确:
A、每个人的能力有没有大小?
B、每个人完成的任务有没有不同?
2、基础部分:每个学生独立完成。
3、要点部分同伴互助:
同伴互助时,全体组员必须站起来,身体前倾,围成一个圈,交流导学案上的有关问题。组内交流时,可以是两人交流,也可以是多人交流。同伴互助绝不仅是把答案告诉对方,或让对方照抄答案,而是应将思考的过程讲给对方听,被帮助的一方在听讲的同时,可以做适当的记录。
4、组内讨论讲解:
合学时,每一个组员仍是站立前倾。合学应在组长的主持下进行,必须一人讲,多人听。每个组员讲的内容,应是组长在课前根据其学习能力分配的。讲解从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开始,交给他们的应是相对简单的题目,实力较强的学生后讲那些难度较大的题目。组内讲解完毕时,本小组同学以同时击掌的方式示意并坐下。老师会巡视并根据情况给各组分配汇报题目,各组知道领学题目后进行二次合学,主要任务是对分配到的题目进行深入探究和领学预演。完成后本小组同学以同时击掌的方式示意并坐下。
5、课堂领学:是组际竞争的战场,是真正体现组长组织管理能力的舞台,原则上:
A、尽最大努力让自己的小组获得加分;
B、尽可能让自己的小组获得领学的机会;
C、尽可能让自己组内的领学“完美”——完美答案,完美形式,完美姿态;
D、在别的组领学完毕时,尽可能让自己的小组获得点评的机会,组织组内成员认真倾听领学过程,观察、思考何有不足,并争取进行补充。

6、课堂小结:
不是看老师教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学会了多少。通过课前独学、课堂交流,小组成员将自己的收获进行小结,并构建出知识框架。小结之后同学们独立完成导学案上的当堂检测。A同学完成挑战自我,B、C同学完成当堂练习,结束后组长当堂核对。
7、评价:
A、组长对本节课的得分进行记录,并对得分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B、对表现突出为集体做出贡献的同伴进行表扬,对相对落后的同伴进行鼓励;
C、如与其他组得分相差较多,必须进行总结反思并提出改进意见。

课堂改革的道路也许并不那么平坦,但我们不是一个人在奋斗,而是一群人在努力。希望更多的同仁们,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为孩子们美好的明天,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