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臣昔恸哭,五月飞秋霜。
庶女号苍天,震风击齐堂。
精诚有所感,造化为悲伤。
而我竟何辜?远身金殿旁。
浮云蔽紫闼,白日难回光。
群沙秽明珠,众草凌孤芳。
古来共叹息,流泪空沾裳。
古风 李白
此诗写于作者被玄宗赐金放还之后,表达了内心的愤愤不平,还有些许的哀伤忧愁。连用典故和比喻,将心中情感表达得恰到好处又痛快淋漓。
“燕臣恸哭、五月秋霜”、“庶女号天、震风击堂”分别出自《后汉书》和《淮南子》。
“燕臣”指战国时期的燕国臣子邹衍,他本是齐国人,燕昭王爱慕又礼遇人才,将他召来,对他很是器重。燕昭王死去,惠王即位,他不太信任前朝旧臣,而此时燕齐两国关系恶化,又有人乘机说邹衍的坏话和谗言,惠王就将邹衍下进狱中。
书中记载:“(衍)仰天而哭,五月为之下霜”,后来证实,惠王错怪了邹衍,他的冤屈得到了昭雪。
《淮南子》中记载:春秋时期有一民女,丈夫死去,她为之守节不肯再嫁。但家中小姑贪图母亲财产,不断要求母亲将寡嫂嫁出。此民女越发不肯,小姑为达目的,竟害死母亲,诬陷嫂子所为。堂审中,民女不能自证清白,哭号于天,天公作雷电下击,击损了齐景公的宫殿。
作者先是用这两个著名的典故作类比,说明自己遭受的不公正待遇,接着就直接抒发内心的愤懑:听说精诚所至,造化都为之悲伤。而我又何辜之有呢?这样的致使我远离金殿,受此冷落。
接下来,作者写道:浮云遮蔽了紫闼,即便是白日的光芒也难以照耀。这真是泥沙污秽了明珠,杂草凌辱了孤芳。
面对这样令人心伤的情景,作者却无可奈何,只能叹息流泪,白白地沾湿了衣襟。真的令人同情。
“闼”意为“宫中小门”,“紫闼”即皇帝居所,“浮云”比喻那些进谗言排挤作者的佞臣小人。“浮云蔽紫闼”即小人进了谗言,遮蔽了皇帝的眼光和对臣子的正确认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