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唐诗《古风·燕臣昔恸哭》-李白

读唐诗《古风·燕臣昔恸哭》-李白

作者: 听雨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5-10-26 20:15 被阅读0次

燕臣昔恸哭,五月飞秋霜。

庶女号苍天,震风击齐堂。

精诚有所感,造化为悲伤。

而我竟何辜?远身金殿旁。

浮云蔽紫闼,白日难回光。

群沙秽明珠,众草凌孤芳。

古来共叹息,流泪空沾裳。

古风 李白

此诗写于作者被玄宗赐金放还之后,表达了内心的愤愤不平,还有些许的哀伤忧愁。连用典故和比喻,将心中情感表达得恰到好处又痛快淋漓。

“燕臣恸哭、五月秋霜”、“庶女号天、震风击堂”分别出自《后汉书》和《淮南子》。

“燕臣”指战国时期的燕国臣子邹衍,他本是齐国人,燕昭王爱慕又礼遇人才,将他召来,对他很是器重。燕昭王死去,惠王即位,他不太信任前朝旧臣,而此时燕齐两国关系恶化,又有人乘机说邹衍的坏话和谗言,惠王就将邹衍下进狱中。

书中记载:“(衍)仰天而哭,五月为之下霜”,后来证实,惠王错怪了邹衍,他的冤屈得到了昭雪。

《淮南子》中记载:春秋时期有一民女,丈夫死去,她为之守节不肯再嫁。但家中小姑贪图母亲财产,不断要求母亲将寡嫂嫁出。此民女越发不肯,小姑为达目的,竟害死母亲,诬陷嫂子所为。堂审中,民女不能自证清白,哭号于天,天公作雷电下击,击损了齐景公的宫殿。

作者先是用这两个著名的典故作类比,说明自己遭受的不公正待遇,接着就直接抒发内心的愤懑:听说精诚所至,造化都为之悲伤。而我又何辜之有呢?这样的致使我远离金殿,受此冷落。

接下来,作者写道:浮云遮蔽了紫闼,即便是白日的光芒也难以照耀。这真是泥沙污秽了明珠,杂草凌辱了孤芳。

面对这样令人心伤的情景,作者却无可奈何,只能叹息流泪,白白地沾湿了衣襟。真的令人同情。

“闼”意为“宫中小门”,“紫闼”即皇帝居所,“浮云”比喻那些进谗言排挤作者的佞臣小人。“浮云蔽紫闼”即小人进了谗言,遮蔽了皇帝的眼光和对臣子的正确认识。

相关文章

  • 古诗|李白133·古风五十九首三十七·燕臣昔恸哭

    燕臣昔恸哭。五月飞秋霜。庶女号苍天。震风击齐堂。精诚有所感。造化为悲伤。(一本无此下二句)而我竟何辜。远身金殿旁。...

  • 古风

    《古风》 李白 代马不思越,越禽不恋燕。 情性有所习,土风固其然。 昔别雁门关,今戍龙庭前。 惊沙乱海日,飞雪迷胡...

  • 诗说

    一直以为,读诗,不必读历代诗,读唐诗即可。读唐诗,亦不必读许多诗人,熟读李白即可。 李白的诗,包罗...

  • 读唐诗《古风-羽檄如流星》-李白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专城。 喧呼救边急,群鸟皆夜鸣。 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 天地皆得一,澹然四海清。 借问此何为...

  • 读唐诗《古风-西上莲花山》-李白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至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

  • 读唐诗《古风-秦王扫六合》-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

  • 读唐诗《古风-代马不思越》-李白

    代马不思越,越禽不恋燕。 情性有所习,土风固其然。 昔别燕门关,今戍龙庭前。 惊沙乱海日,飞雪迷胡天。 虮虱生虎鹖...

  • 读唐诗《梦李白》

    李白与杜甫是唐代最有名的诗人,二人虽然相差十一岁,却有着深厚的友情。公元758年,杜甫46岁,李白57岁,杜甫听闻...

  • 如果没有李白,如果没有李白

    原作者:六神磊磊 出处:《六神磊磊读唐诗》 如果没有李白 如果没有李白 如果没有李白 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不过...

  • 七绝.读李白《古风(其二十四)》有感作(新韵九文)

    盛世帝王耽逸乐,深宫偏宠斗鸡臣。车行尘起暗阡陌,阉宦骄奢惊路人。 附李白《古风(其二十四)》—— 大车扬飞尘,亭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唐诗《古风·燕臣昔恸哭》-李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ecexs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