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读书江雪读书社
《论语 宪问》爱之,能勿劳乎?

《论语 宪问》爱之,能勿劳乎?

作者: 江雪阁 | 来源:发表于2021-12-22 14:22 被阅读0次

我有两位同事一个姓曹,一个姓马,曹家有爷爷奶奶照顾,小曹在家里是小皇帝般的存在,端来吃,请来坐,自私、任性,稍不如意就哭闹摔打。马家是双职工家庭,没人照顾儿子,小马从小就学会买菜做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成年以后,小曹上班怕吃苦,工作换了一个又一个,如今在家啃老,不肯出去工作,老曹说到儿子就摇头,感叹孩子被他们宠坏了。小马研究生毕业,如今成了单位的技术骨干,在大城市买房买车,不用父母操心,老马说到儿子一副自豪的模样。

“爱之,能勿劳乎?”不劳而能活得好,何必去劳呢?所以爱孩子,不要剥夺孩子劳动的权利,劳动不仅能培养他们的能力,也能从中得到乐趣,有成就感。

原宪是孔子学生中,在七十二贤里是很有名的人物。他曾替孔子管过总务方面的事情,很可能在孔子当司寇的时候,担任过总务长一类的职务。孔子死了以后,他退隐于山泽布衣之间,走半隐侠的路线,属于社会领袖清流。司马迁著《史记》,在《游侠列传》中,曾提到他和季次。

原宪隐居地社会底层,过平民的生活,有一天子贡想念他了,排场很大去探望他,因为子贡很善于做生意,富可敌国。原宪穿了一件破旧衣服,出来和子贡见面。子贡见他这个样子,就关心地问他是不是生病了?子贡的意思本来想接济这位老同学一下,不料原宪说,无财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我没有病,只不过穷而已。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原宪问什么是可耻的事情,孔子说,国家社会上了轨道,占住那个位置,光拿俸禄,无所建树,就是可耻的。其次,社会国家没有上轨道,而站在位置上,对于社会国家没有贡献,也是可耻的。 孔子的意思是,知识分子要有责任感,对于社会、国家要有贡献,不管在安定的时代,或变乱的时代,如果没有贡献,没有尽到知识分子应尽的责任,就是可耻。原宪又问: 一个人自己的反省功夫,能够克服了自满,做到没有骄傲,非常谦虚;也无怨恨,不怨天,不尤人;而且没有大的欲望,不作过分的希求,清心、寡欲,这是不是仁的境界呢?孔子说,这是很难得的,至于是不是仁的境界,那就不知道了。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孔子说:一个知识分子心里只想着自己的私事,为个人生活打算,胸无大志,不足以称之谓士。“危”是正的意思,“孙”通“逊”。孔子说,社会、国家上了轨道,要正言正行;遇到国家社会乱的时候,自己的行为要端正,说话要谦虚。比如历史上的岳飞,他处于南宋动荡之际,自身正言正行是不错,可是他说话不谦虚,他说要“直捣黄龙,迎回二圣”,如果皇帝同意他北伐,迎二圣回来了,那么皇位是让还是不让呢?所以他被莫须有的罪名冤死了。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孔子说:真正有道德、有修养的人,一定有文字著作或者名言传世,但是有著作的人,不一定有很好的修养德行。一个仁者一定有大勇,而一个勇者,不一定有仁。“不必”表示不一定。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南宫适,就是南容,孔子听他唱了三遍《白圭》之歌,就把侄女嫁给了他。那天他问孔子,后羿射箭技术高又很勇武,为有穷国君,想称王而最后不得好死,被他的臣子寒浞杀掉了。奡是寒浞的儿子,力气很大,可以把在江海里航行的船,一手抓起来在陆上拖着走,也不得好死,为少康所诛。这两个人,一个射箭技术那么好,一个力气那么大,都不得好死。而大禹、后稷既无射箭技术,又无一身好力气,一个躬身治水,一个致力种庄稼,反而得了天下。孔子没有回答。等南宫出去后,孔子就告诉其他同学,这个人思想正确纯正,是个了不起的君子,这才是最高的品德。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孔子说,一个好人不仁慈,是有这个可能,如果说一个坏人而能仁慈,那是不可能的。孔子又说,真爱一个人,如爱自己的孩子,不能溺爱,太宠爱了就害了他。要使他辛劳,使他知道人生的困苦艰难。对自己很忠实的人,也要教育和批评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 宪问》爱之,能勿劳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edqq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