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提升一个人见识与格局的不二法门。
中国地大物博,全都走遍也不现实。怎么办呢,学习地理知识就是捷径。
记得我参加的“高中文化补习”时,就十分投入地学习了地理,把我国从南到北的港口学的很牢固,至今记忆犹新。
在中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广袤土地上,一直藏着我们意想不到的世界:我们挤地铁时,西藏的高山正有雪水汩汩流下,山脚野花盛开;我们吃饭时,东北农民伯伯正在颗粒要爆出的麦田里,感受秋季的丰收;我们爬楼时,一望无垠的内蒙古草原,数十匹马正自由奔跑……
中华大地丰富多姿,山河万物都有它的故事,地理不止让大人感受世界的多元,更是孩子体会民俗人文,增长见识的钥匙。
见识过地理奥妙的孩子,提到四川,除了火锅,还知五花八门的脸谱,“窗含西岭千秋雪”的高峰、绿野仙踪般的竹海墨溪;
学赤壁之战时,他又滔滔不绝告诉你,江汉平原鱼米粮丰富,才引得魏蜀吴三家争夺,爆发战争……
丰厚地理滋养让他拥有独一无二见识,宽广视野,更教他成一个会探索、懂处事、自由快乐的人。
提到地理课,很多孩子都很头疼。各省面积大小、人口多少、物产种类……枯燥无味的教科书、干巴巴的知识点,要提起兴趣真心不容易,也难怪孩子总是抱怨地理不好学,看再多遍也记不住!
其实,地理是非常有趣的学科。
一条河流的改道,代表着一群人流浪的故事;一座城市的兴衰,代表着多少人的悲欢离合。
名山大川烙印着很多脍炙人口的名字、有意思的典故;一道流泉、一颗石头,也许都曾在古籍里留下诗词歌赋——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天山是指哪座山?
你爬过赫赫有名的泰山吗?
它为什么被封为五岳之首?
唐代大诗人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地方又在哪里?
你知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在形容哪里的景色?……
这样生活化的地理常识,丰富、有趣、诗意,讲的不只是地理,更是历史更迭、文学典故、名人传说、人文风俗……孩子怎么能不被深深吸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