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鼠之间》(OF MICE AND MEN)约翰·斯坦贝克

《人鼠之间》(OF MICE AND MEN)约翰·斯坦贝克

作者: 轨迹_7311 | 来源:发表于2020-04-23 16:58 被阅读0次

江西人民出版社/杨蔚译

对于这本书,我一开始是不熟悉的,但是在一些公众号上看到过,对它的评价是宝藏级别的,虽然读者不多,但是读过的人都十分好评。由于我的个人喜好,目前也更偏向于中篇小说,所以这本书就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了解之后发现,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曾于196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是《愤怒的葡萄》,这篇就熟悉很多,虽然我也没看过,但是总会让我想起一个乐队,葡萄不愤怒,想必这之间一定有着什么联系,就像痛仰和杰克·凯鲁亚克。

人鼠之间的创作时间是1937年,背景是美国的经济大萧条,以及现代工业化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疏远,个人所感到的孤独。这本书描写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十分具有时代性,包括他的代表作也是如此。关于主要内容,以下严重剧透:“傻大个”莱尼和个子矮小却比较精明的乔治两人是不断更换工作的工人,他们有着美好的理想,那就是攒够钱买下一片属于自己的农场,过上相对自由的生活,可是现实是所有的工人都有着这样的理想,然而没有人能够真正有自己的农场,攒一段时间的钱就被挥霍了。加之莱尼的力大无穷,内心却像个婴儿一样,总是非故意的闯祸,抚摸老鼠和小狗,却一不小心把它们弄死了,摸女人的连衣裙和头发沉浸在美好的幻想中不知道松手,被上一个工厂开除,还把现在农厂主儿子的老婆脑袋扭断了。最终在乔治善意的谎言下,他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被乔治于心不忍的开枪杀死了,因为一旦被抓住一定会对他进行各种折磨,生不如死。

这本书大概只有8万字,阅读体验十分良好,语言和故事都很吸引人,夸张的人物设计和故事情节都很成功的突出了主题。关于这本书的主题,我认为最主要的是:一、工人阶级或者说劳动者像老鼠一样的渺小;二、特殊时代下人们无法摆脱的孤独。

关于第一点,工人的代表莱尼和乔治,以及故事中其他的劳动者,包括黑人,都鲜明的体现了他们的无力,被时代旋涡卷入无法逃脱。他们渴望能有自己的农场,种菜养家畜,能够自己养活自己,自由的生活,不用像现在这样被当做苦力,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被压迫,等到老了之后就会被当成没用的狗一样扔掉。但是工业化时代的步伐不允许他们再回到拥有自己农场的时代,工人是不可或缺的,而且他们挣的钱大多都挥霍掉了,并没有确切的计划。甚至那个黑人明确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内心里十分向往,却说自己并不想要那样的生活。

关于第二点,劳动者们的孤独,书中进行了大量的描写,以下是几段摘抄。“几乎没什么人能一直结伴旅行。我几乎没见过两个人一起旅行的。你知道那些工人是什么样子,他们就这么来,拿个床位,干上一个月,然后离开,一个人走掉。从没见过有谁在乎其他人。”“人需要别人—— 亲近他的人。要是没有伴,人会疯的。是谁无所谓,只要有人跟你做伴。我跟你说,一个人孤单得太久,是会生病的。”“一个人,夜里孤零零地坐在这里,在外面,也许看看书,想点什么,满脑子这些东西。有时候,他会一直想,但没办法知道他想的东西什么对,什么不对。也许他明白了什么,可他也不知道那对不对。他没办法转身去问另外一个人,他是不是也想到了那个。他没人说话。他没办法衡量对错。我待在这里,想明白过一些事。我没喝醉。我不知道我是不是睡着了。要是有人和我一起,他可以告诉我,我睡着了,那就不会有问题。可我就是不知道。”

人们渴望有人陪伴,却又害怕着别人,因为无法轻易的信任他人,所以没有多少能一直结伴,而莱尼和乔治就是例外。莱尼对乔治言听计从,哪怕让他跳悬崖他也会毫不犹豫的跳下去,乔治也对这份陪伴十分珍惜,所以即使莱尼总是闯祸,也没有抛弃他。而且这孤独是不独属于劳动者的,农场主儿子的老婆也同样陷入痛苦。虽然她看起来总是像出墙的红杏一样在外面招惹是非,和其他男人抛媚眼,但实际上是因为她内心对于孤独的逃离,她虽然和丈夫生活在一起,却无法体会到亲近,这段婚姻给她带来的竟只有孤独,因为她和丈夫之间不仅无法互相理解,而且被限制了自由,不能随便出自己的屋子。她渴望与别人之间的交流,最终却因为这渴望被莱尼扭断了脖子......

总体来说这篇小说的故事性还是挺强的,读起来很舒服,故事虽然有点荒谬但是在主旨下的合理夸张,最后反而升华了主旨。但是读完之后似乎给我留下印象的只有故事,关于作品想要传达的声音没有那么深刻。比较属于通过故事揭露现象型的小说,然而看完之后也只给我留下了这个现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鼠之间》(OF MICE AND MEN)约翰·斯坦贝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eiai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