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节中解惑的方法
“黄帝曰:刺节言解惑,夫子乃言尽知调阴阳,补泻有余不足,相倾移也,惑何以解之?”黄帝说:刺节中所谓解惑的方法,先生说一定要彻底了解调和阴阳和运用补泻的道理,使人体内阴阳虚实相互变化移易,以达到平衡。那么当医生面对复杂病情时,怎样才能分清病症的阴阳虚实而解除迷惑呢?
“岐伯曰:大风在身,血脉偏虚,虚者不足,实者有余,轻重不得,倾侧宛伏,不知东西,不知南北,乍上乍下,乍反乍复,颠倒无常,甚于迷惑。”岐伯说:人得了中风一类的病,血气必有偏虚之处,虚者是指正气不足,实者是指邪气有余,这样身体就感到肢体轻重不相称,身体倾斜反侧,仆伏欲倒。严重时可导致神志昏乱,意识模糊,不能辨别东西南北,症状的出现忽上忽下反复多变,颠倒无常,所以它比单纯神志迷惑的病症还要严重。
“黄帝曰:善。取之奈何?岐伯曰: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用针若此,疾于解惑。”黄帝说:讲得好。那么如何治疗呢?岐伯说:无论证候有多复杂,都必须泻其邪气之有余,补其正气之不足,从而达到阴阳平衡。这样用针是治其根本,其奏效迅速,比单纯解除神志迷惑还要快捷。
“黄帝曰:善。请藏之灵兰之室,不敢妄出也。”黄帝说:讲得好。我一定把这些理论知识记录下来,秘藏在灵兰之室,决不敢轻易泄露出去。
(原文)
黄帝曰:刺节言解惑,夫子乃言尽知调阴阳,补泻有余不足,相倾移也,惑何以解之?岐伯曰:大风在身,血脉偏虚,虚者不足,实者有余,轻重不得,倾侧宛伏,不知东西,不知南北,乍上乍下,乍反乍复,颠倒无常,甚于迷惑。黄帝曰:善。取之奈何?岐伯曰: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用针若此,疾于解惑。黄帝曰:善。请藏之灵兰之室,不敢妄出也。
今天学习了刺节中解惑的方法。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