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最光荣的复仇是宽恕”——这句古训在看完《相逢时光》后如钟磬般撞进心底。当宁恕在牢狱中幡然醒悟时,我才真正懂得:宽恕不是对伤害的妥协,而是斩断仇恨锁链的利刃。
最近看了部电视剧《相逢时光》,原以为相爱的男女主人公会“终成眷属”,结果事与愿违,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不能,男主简宏成的姐姐简敏敏跋扈,对女主宁宥的妈妈宁惠大打出手,祸及弟弟宁恕头被撞伤,患上了癫痫,这还不算,还时不时去找他们的麻烦,宁宥的妈妈不得不给一对儿女更名改姓、远走他乡。
20年后,阴差阳错,两家人又有了接触,此时的宁恕觉得自己有了能力去报仇,设计去让简家的企业破产,最后的结果是把自己送进了牢房。
随着剧情的展开,才看出这一切的根源其实在妈妈宁惠,对爸爸的批评或者可以说谩骂,导致爸爸在去找简家爸爸理论的过程中误伤了简家爸爸,自知理亏的爸爸跳楼自杀。宁惠让子女冠上宽恕之名,却让仇恨盘踞骨髓,常常在孩子们面前提及,宁宥大些,有了分辨能力,能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宁恕年幼,被妈妈的仇恨“熏陶”着长大,满心里就只有报仇。
看完剧,叹息一声之余,回想了自己的过往,往事不可追,唯有引以为戒,今后要善待身边人。
很多时候,我们的念头真的很可怕,很不善,甚至可以说是有点恶。
昨天跟老同事聊天,老同事“躲”在工地享清闲,工地在准备竣工资料,过几天就要回单位,要面对家里大大小小的事,特别是背负的经济账,我理解他比较头大,但他说:“我不管她,最终的结局可能就是一跳了之。”我听来还是蛮震惊的,这样的思想要不得。
很多时候我们会祝愿“心想事成”,这时候我们想的都是好事。可是,我们想过没有,多少时候我们想着“坏事”,结果真的“心想事成”了,然后被骂成“乌鸦嘴”?
心理学中的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告诉我们:大脑会主动筛选符合预设的信息。若总想着“可能要倒霉”,言行便不自觉向灾难靠近——这才是真正的“心想事成”。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真要听全阿姨的话,“人得多想好事!”想好事,也许会“事与愿违”,但不会对我们有很大的伤害,而且我们还可以下次再努力。
生命是一趟单程旅行,有些人能陪我们一程,再见之后可能就永不相见了。所以,在一路同行的时候,互相搭把手,微笑鼓励着前行,相视一笑的瞬间,便是对荒诞人世最优雅的复仇。
当我们把“宽恕是最光荣的复仇”刻进生命年轮,好运自会循迹而来——它不在远方的彩虹尽头,而在你松开紧攥往事的拳头时,掌心突然涌入的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