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阳明心学如一说简友广场心理
王阳明《传习录》格物、穷理解读

王阳明《传习录》格物、穷理解读

作者: y如一 | 来源:发表于2023-11-28 22:13 被阅读0次

先生又曰:“‘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天理’即是‘明德’,‘穷理’即是‘明明德’。”

格物即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两个动词,一个去,一个全。全字即是圆满本体,本体本身即正。在意念上去其不正,不是心意上的革除,心意上的革除更是以不正去不正。全本体之正即是去念之不正,全即是回归本体,返回本体。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实修功夫,时时刻刻看住纷飞的妄念,即是无时无刻都在格物,这个过程即是穷理的过程,此过程即是正定,大定,也是“生活就是禅”的另一表述。

“天理,明德”都是本性光明,“穷理,明明德”是回归本性光明的过程。不同时期的圣人对真相的表述不尽相同,以致于让后人在纷繁复杂的表述中经常迷失其中,不能自拔,望而退却,或者直接意解真相,造成了更大的误导。因此需要有过来人用当时人们能够听懂的语言尽量描绘实相,尽量告诉别人如何回归实相。

相关文章

  • 传习录

    【2020.12.4 周五 】 Day 195 *学习内容:《传习录~171-3》 主旨: 格物致知,穷理尽性 【...

  • 【传习录读书札记06】格物致知:尽心知性

    传习录读书札记06:格物致知:尽心知性 【六】尽心知性 “格物致知”出自大学,王阳明和朱熹对它的解读完全不同。 朱...

  • 白话《传习录》(15)十六

    白话《传习录》(15)十六 传习录十六 陆澄向王阳明请教立志的方法。 王阳明说:长期,专心存养天理(格物),就是立...

  • 传习录读书札记08 博文约礼

    格物致知,朱熹解读为穷理知天,探究万物之理以知天;王阳明则认为是正物致知,在具体的事例中,修正不正之心,以达良知(...

  • 读经典丨常快活便是功夫

    “常快活便是功夫。”——王阳明 王阳明的学生陈九川卧病虔州,王阳明问他:“病了之后是不是觉得格物穷理更加困难了啊?...

  • 读《传习录》第十二天-答顾东桥书(2)

    六、即物穷理:意思是通过接触事物来研究事物的道理。王阳明认为朱熹的格物是即物穷理,心与理为二,你自己的心即理“心与...

  • 【 传习录读书札记07】格物致知:致良知

    传习录读书札记07:格物致知:致良知 【六】格物即格事 王阳明认为,格物之物,就是事。 心是身体的主宰,心之所发便...

  • 诚意

    今日在王阳明《传习录》读到:“功夫难处,全在格物致知上。此即诚意之事。” 大意是:做功夫的困难之处,全都在格物致知...

  • 快乐源于你的内心

    王阳明的学生陈九川生病时,王阳明问他:生病之后,你觉得要做到格物穷理是不是更加困难了?陈九川说:不瞒您说,这种修炼...

  • 王阳明用什么样的方式磨练自己的品性

    一、格物的方法 上期推文讲到了王阳明的《传习录》中一个重要的点——格物致知。 也大体讲到了两种格物的方法: 1,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阳明《传习录》格物、穷理解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epx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