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恰如其分的自尊》: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价值感和归属感

《恰如其分的自尊》: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价值感和归属感

作者: 文绛_阅读 | 来源:发表于2020-04-08 22:21 被阅读0次

在我还是实习医生的时候,心理咨询室有位姑娘,她回忆最早期的记忆是,在大约三岁的时候,不明原因的,父亲将她从地上一脚踢飞,重重地落在屋子里一米开外的地方,她没记得感受到“疼”,而是极端恐惧,随之而来记忆中听到父母的吵闹声和叫嚣声。

她已经不记得多少次父母争吵了,记忆都十分清晰。她永远看到家庭中忙碌的是母亲的身影,以及母亲抱怨不得不为家庭劳累,却无处诉说,只将压力烦恼一股脑讲给她听。

姑娘说父亲也爱她,家里经济条件也相对优越,但她内心却总是想逃跑、想离开、想有自己的“家”。

长大后,姑娘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草草地把自己嫁出去了,她以为自己从此“翅膀根就硬了”,可她错了,原生家庭的影响,让她变成了跟母亲一样的女人,而她丈夫“巨婴”的状态,不但没有让姑娘得到“家”,反而让姑娘再一次想逃跑、想离开。

后来,姑娘离婚了。

她来到咨询室,哭诉的不是自己曾经的状态,而是在离婚后,遇到了彼此认为非常相爱的两个人,但恋爱中的男人仍然不能给她一个“家”,两个人在快40岁时恋爱两年,男人问她什么叫“家”?告诉姑娘说自己还需要调整状态,男人害怕婚姻。

当时姑娘不再年轻,不想有不负责任的不婚状态,她觉得自己很可悲,也很可笑,觉得自己曾经的自信没有了,而是自我轻视和自我嘲笑。父亲在姑娘离婚后把姑娘赶出家门,姑娘为此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37岁姑娘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但还是自己给自己的,姑娘没有幸福感,而是觉得自己很可悲。

整个聊天过程,姑娘都是哭诉的,她对自己拥有的状态十分不满,她想改变却无法改变,她觉得自己很廉价,显然姑娘的自尊水平受到了损伤。什么是自尊?自尊可以分成几种类型?低自尊来源于什么?如果自尊受损,我们自己如何提高、维护良好的自尊?

这本《恰如其分的自尊》将给我们一一解答,其作者是法国著名心理学家、精神科医师克里斯托夫•安德烈,和一位在法国和美国皆屡获成功的精神病医生及畅销书作家弗朗索瓦•勒洛尔共同创作,安德烈出生于法国南部蒙彼利埃,著有《冥想》《幸福的艺术》《静能量》,勒洛尔创作多本心理自助类畅销书,其中《艾克托寻找幸福之旅》全球销量达到200万册。

001 自尊,是你喜欢自己的程度

自尊通常与自爱连接在一起使用,我们可以一起看一下摘自书中的一个调查问卷。

自尊来自于三大支柱,第一个叫自爱,第二个叫自信,第三个叫自我观。

自爱,取决于我们在童年时期所受到的爱和滋养,所以如果一个人特别缺乏爱,他在小的时候被虐待、被欺负或者被语言暴力不断地打击,他的自尊水平通常就会降低。他会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所以他会出现多疑和攻击性强的表现,这是第一个支柱。

​自信是认为自己有能力在某种状态采取恰当的行动,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一种确信,深信自立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自信不能停留在想象上。要成为自信者,就要像自信者一样去行动。比如我们看到的演说家,都是充满自信的言语和举止,还有在没做到一件事情时一个人,确信可以成功的、跃跃欲试的样子。自信和行动、言语通常绑定在一起。

​自我观,自我观就是对自己的优缺点的合理评价。自我观,通常需要一个人有稳定的言语和行动。而自我观差的人,通常使得别人很迷惑,摸不清TA的状态,觉得这个人一会儿特别自大,一会儿特别自信,一会儿又特别卑微,一会儿又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

​002自尊可以分成四种类型,找到自己自尊水平和童年过往的影响,更能了解自己。

一是稳定的高自尊。自尊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所以这种人的典型特点,就是不容易被改变,目标坚定,愿意去实现自己的目的,能够忍受艰难困苦等等。

比如 勾践卧薪尝胆,能为王能为寇,失败为寇的时候,勾践为了表明他对夫差的忠心,竟亲自去尝夫差大便的味道,以便来判断夫差病愈的日期。夫差病好的日期恰好与勾践预测的相合,夫差认为勾践对他敬爱忠诚,于是就把勾践夫妇放回越国。

越王勾践他回国以后,为了不忘国耻,他睡觉就卧在柴薪之上,坐卧的地方挂着苦胆,表示不忘国耻,不忘艰苦。经过十年的积聚,越国终于由弱国变成强国,最后打败了吴国,吴王羞愧自杀。

二是不稳定的高自尊。这类人的特点是有时候自吹自擂,有时候谦虚的吓人,容易自我吹嘘,还特别容易情绪化。

这让我想起了海明威,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可以被杀死,但是不会被击败。他宁愿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也不要留着残破的身躯听天由命。

三是稳定的低自尊。可以通俗的讲叫破罐子破摔,通常有“我就这样,我就没法改变,因为我就不行”。这种人习惯了忍受,永远消极表达,做任何事他都会有大量消极的评论。我们的身边也许能够找到稳定的低自尊的人、负能量满满,酗酒、吸烟成瘾。这类人通常童年都有一个影子,比如说父母中有一方去世,或者家里边有家庭暴力,极度缺乏父母的爱,这个孩子就会出现长期稳定的低自尊。

​四是不稳定的低自尊。这类人表现的是谦虚谨慎,但是通常能够被激励。比如说在演讲时,本来不想参与,后来被领导说鼓励,你形象气质好,结果一讲讲得热血沸腾,获得了全场的掌声,觉得演讲状态还真是不错,这种叫作不稳定的低自尊。对于这种人,我们应该给予他更多的鼓励,有进步和被人接受的愿望。

​低自尊的来源在哪儿?回到文章开头的故事,我们看到那个姑娘,小的时候通常得不到父母的支持和鼓励,尽管她知道父母也很疼爱她,但从来不鼓励她,也没有肯定过她的价值,最后离婚后非但不同情,还被赶出家门。

​因为他最起码知道父母是爱他的,所以她的人生当中还有机会。还包括他的父母会过于保护,而且极少赞美孩子,这个时候,会影响到孩子能力的发展,并且让他感受到自尊水平不高,但是最起码有爱。

​003自尊受损,我们可以三步提高和维护自尊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他曾经对自尊列过一个公式,说一个人的自尊=成功/自我需求。也就是说如果你能够调低一点自我需求的话,你所带来的那个成功,就能够给你带来很强的自尊。这就让我们要不停的自我反省、多多与人交流、强行动力。

第一个自省。就是认识自己,接受自己,对自己诚实,看清楚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评价。这里边有一个重要的工具叫乔哈里视窗,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四个窗子里边,我知道别人也知道,我知道别人不知道,我不知道但是别人知道,我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这是我们每个人所面对的四个象限。

​在这四个象限里边,最重要的一块是公开象限,就是我知道别人也知道的象限,叫公开象限。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获得足够的尊敬和信任,就要想办法去放大你的公开象限,公开象限越大,你所获得的尊敬和信任就越多。所以,怎么才能够认清楚我自己呢?就是多多跟更多人交流。

第二个交际。我们除了自省了解自己之外,要更多地去做交际的工作,多跟别人交流,交流的时候,要经常给自己做自我肯定,换位思考,学会依靠更多人的关注和支持。

第三投入行动。高自尊的人通常行动力会比较强。所以投入行动以后你要做到行动,然后在行动的过程当中不要做自我攻击,接受失败,就是如果失败了你能够认,再投入行动当中去。最重要的是人一生当中失败是一定的,就会遇到特别多的挫折,做事越多的人失败的机会越多,但是只要你能够快速地恢复。

​共勉:寻找到自我的价值感和归属感,进入稳定的高自尊

《自卑与超越》里边说,每一个孩子终其一生在寻找两样东西,第一个叫作归属感,第二个叫作价值感。归属感就是他知道有人爱他,价值感就是他知道自己有能力。

自尊,只需恰如其分就好,不必过于强求,不必作茧自缚。过度的自尊,使我们越发敏感,而无法体验到生活的乐趣。进入稳定的高自尊,我们就要自己对自己要有价值感的肯定,并且不断挑战自己的舒适区,立即行动起来。

相关文章

  • 恰如其分的自尊

    1.一个孩子终其一生都在追寻归属感和价值感。归属感=爱,价值感=能力。 2.自尊水平可以分为四大类,稳定高自尊,稳...

  • 恰如其分的自尊

    1.一个孩子终其一生都在追寻归属感和价值感。归属感=爱,价值感=能力。 2.自尊水平可以分为四大类,稳定高自尊,稳...

  • 一生的追求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两样东西。一是价值感,二是归属感。 价值感来自被肯定,归属感来自于被爱!

  • 一生的追求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两样东西。一是价值感,二是归属感。 价值感来自被肯定,归属感来自于被爱!

  • 592.寻一良人,择城终老

    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两样东西,价值观和归属感,当我们有了工作后,在工作中获得价值感,那么,归属感是什么? 我...

  • 《恰如其分的自尊》

    文章提到:每个孩子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两样东西,一个是归属感,一个是价值感。个体认同以及社会认同,我们说“自尊”的时候...

  • 价值感与归属感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两个东西, 一个是价值感,一个是归属感, 价值感来自你能为别人创造多大的价值, 归属感来自内...

  • 23/366 关于《爱的艺术》

    阿德勒说过一个孩子的价值感和归属感来源于童年。如果一个孩子在童年没有培养出价值感和归属感,那么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这两...

  • 寻找价值感归属感

    我们终其一生, 都在寻找两个东西; 一个是价值感, 一个是归属感; 价值感来自于被肯定; 而归属感来自于被爱。 故...

  • 分享

    蒋勋曾写道: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两个东西,一个是价值感,一个是归属感,价值感来至于被肯定,归属感来至于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恰如其分的自尊》: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价值感和归属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etf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