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给我的感觉是像一个冷酷的倔老头。而在《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中,他又像是极度矛盾的个体,爱不来恨不得。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从小家里贫困,常常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还备受元末战乱的折磨,家里父母兄弟饿死的饿死病死的病死,自己还不得不出家做和尚讨饭吃。在后来做和尚都吃不饱之后,不得不参加起义,最终凭借过人的胆识与智慧坐上了龙椅当上了皇帝。
在他做了皇帝之后,他的那种矛盾开始日渐显露。 底层社会的成长经历,使朱元璋终生对官僚阶层保持着底层视角。“在传统中国,庞大的官僚体系就是一丛吸血的庞大根须,每一滴膏血最终都源自社会底层”,从底层往上看去,就像看到一张张血盆大口,民脂民膏随时都会被搜刮掉。“官逼民反”,很直接地反映了中国当时农民与官府之间的关系。作为农民的儿子,朱元璋从心底里是反感和怀疑官僚体系官僚制度的,可是刚刚接手的这个烂摊子要重建,就不得不依赖这个根深蒂固的官僚体系。那怎么办啊?总不能官员们继续残害底层农民啊。既然不喜欢官员,就降低他们的收入好了。在中国历朝历代中,估计朱元璋对官员们是最苛刻的。朱元璋把官吏的俸禄定得出奇之低,对普通官员以"薄俸"为主流,官员们“月不过米二石,不足食数人”。除了“低薪制”,朱元璋还取消了官员的一系列特权,比如说“荫封”,比如说“以官抵罪”,都统统一键取消了。在分配帝国利益蛋糕时,朱元璋把官僚体系排除在外了。一个前贫民对官僚阶级的下意识的报复欲望,用这种方式表现了出来。
在统治国民上,朱元璋的有些做法是今天的我们不敢认同的,觉得十分荒谬的。然而站在皇帝这样的一个统治者的角度来看,确实行之有效的。
比如说奇装异服。在我们还在上初中的时候,学校没有同意的校服,于是给我们规定了衣服的样式,不能有超大LOGO,上衣图案不能超整个面积的四分之一;没有喇叭裤;最好就是白衬衫黑裤子。那时候我们买衣服真的是一个纠结,常常是找遍了整条大街都找不到合适的,一边咒骂学校的无聊规定一边继续找。而现在看来,这个先例应该是从朱元璋的时候来的。他在刚刚登上皇位不久,就调集全国各地的专家学着到应天,在他的指导下为天下每一阶层的人制定了生活准则,其中一条就是规定了帝国百姓如何穿衣戴帽,上至天子亲王,下子普通老百姓的衣服样式,都有明确而严格的规定。比如说,洪武三年(1370年),他规定老百姓不许戴"四带巾”,而以“四方平定巾”代之;而到了洪武四年(1381年),他又规定,农民只能使用绸、纱、绢、布四种衣料等等。总之,所有人的衣食住行,都必须按照他的想法来,而他的想法又是经常改变的,而臣民对于却不能有异议,只能无条件地执行。他通过对每个细节的反复推敲研究,是为了让臣民习惯于屈从不合理的现实。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人人生而平等?不,在朱元璋看来,从来就是不平等的,我治下的国家臣民也是不平等的,我就是要制定行为规范准则归属于一个阶梯结构,这样才能凸显人的不平等,强化每个人的身份意识,让屈服、顺从、奴性成为他们的基本性格,我才能更好地掌控这个国家。
相对于控制人的人体,驯化人对精神远远重要的多。在开国之前,朱元璋就曾经对臣下阐述过“正人心”的重要性:“天下打乱之后,法度纵驰,当然要重新修订,使纪纲正而条目举。然而远比这更重要的是明礼义,正人心,厚风俗,这才是治天下的根本”。于是,朱元璋把“化民成俗”放在了一个关于政权成败的关键位置上。街头巷尾的“申明亭”是用来召集百姓学习皇帝谕旨的(学习"天子"精神),“旌善亭”是用来表扬好人好事的,宣扬高尚行为,批评错误观点,提高人名辨别是非的能力。就只有这两招吗?不,还有“流动宣传车”,每村每里选出一个声音洪亮的老人在一大早去村里街上大声朗诵“六谕”,提高村民的道德水平。想想,每天一大早听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敢说对你没有影响?潜移默化的作用就这么产生了。
为了更好的”化民成俗“,朱元璋大力推行义务教育,兴办学校,学生的待遇之好,可以享受国家补贴,还可以带家属一起去入学,家属的生活供应有马皇后亲自负责,过年过节还有过节费,回家探亲还补贴路费,待遇比官员们好了不知多少倍。不过,你以为去上学像我们今天上大学那样就吃喝玩乐吗?天真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朱元璋制定的校规下,活着入学,不一定能活着出来。学的是《御制大诰》、《大明律令》,还有四书五经,这些都不是问题,问题是他定的校规:除了和我们现在差不多的不许迟到早退等等, 有些比较奇怪的规定:不许结社,什么文学社、诗社什么的是一律严格取缔(防止拉帮结派?);不许讨论学校食堂的饭菜好不好吃(不好吃也得吃...);绝对禁止对人对事的批评。一旦违反,轻则杖责,重则充军。还有一条更奇怪的,“一切军民利病,农工商贾皆可言之,唯生员不可建言",也就是说,只有学生不能讨论政治,其他谁谁谁都可以。这就很难了。只要有人,就有江湖,有江湖,就会有不同的意见,更何况读书人,怎么可能不议论政治?然而,朱元璋说不准就不准,校规之严格,有人活活饿死的,有人自杀身亡的,还有让朱元璋处死的。就问你怕了没?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