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
《父母效能训练手册》阅读心得读后感

《父母效能训练手册》阅读心得读后感

作者: 钟钟育儿 | 来源:发表于2019-06-29 11:26 被阅读0次

《父母效能训练手册》是父母学习育儿很棒的一本书,里面有新的理念、案例分析及沟通技巧,层层递进,不断颠覆着我。刚看完这本书,我觉得受益颇丰,今天就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阅读心得。

亲子在家庭中的地位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这本书非常好的一个观点是同时尊重了家长和孩子双方的需求。我相信我们这一代父母从小长大的家庭,基本都是家长权威教育,有什么事先劝说,再威逼利诱,最后施威(我家就是标准的这个流程,有些家庭不一定都有这些步骤)。没有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对(除了身为孩子时的我们)。我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是这样教育我们的父母的。而有些家庭,或者权威家庭等到孩子到一定的年龄之后,又偏向于全然的以孩子为主(这不就是PD中“严厉型”、“骄纵型”或独立或自由组合吗?)。这两种模式都不可避免的有对某一方意愿的漠视和压制(严厉型漠视和压制孩子的需求,骄纵型压制了家长的需求),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注定会引发周期性的冲突和矛盾。PET就是针对这样的情况的一本指导性书籍。

本书开篇就用了两章的篇幅来为父母解套,指出父母不需要在孩子面前假装接受他的行为、无时无刻的爱他。在不能接受他的行为的时候诚实的表达出来要比强迫自己接受或者装作接受要好得多。同时,父母双方也可以就育儿相关的事宜有分歧,不必达成共识。在孩子面前,展现真实的自己比什么都重要。在真实表达自己的基础上,PET书中还进一步讨论家庭问题的归属问题。基本上谁的权利受到了影响,问题就归属于谁。比如孩子大吵大闹、上学的时候磨磨蹭蹭都是孩子的行为影响到了父母,问题属于父母。而孩子被小伙伴抢了玩具、孩子不吃完饭却要吃零食就是孩子的权利受到了伤害,问题属于孩子。问题属于谁,就应该由谁负责解决。问题属于孩子的时候,父母要对孩子能够解决自己这个年纪的问题有充分的信心,给孩子自由去尝试解决自己的问题。书中特别强调在一个正常的家庭没有矛盾或者刻意避免矛盾都是不健康的。很多父母骄傲于从来没有跟自己的孩子有过冲突。这样的家庭表面上的平静是以每个人的压抑作为牺牲的(我家有一段时间就是这种情况,让我无形中特别的累),物极必反,长久的积累反而容易造成更大的爆发。

确立了问题归属之后,接下来书中点出了两个沟通的方法让“孩子可以听大人讲话”以及让“孩子愿意跟大人讲话”:分别是“我信息”和“积极倾听”。两种方法说起来简单,实施起来比较难,是尤其需要我们多练习才能掌握的技巧(我可能是源于之前看过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所以对“我信息”还算能较好的使用)。

沟通问题之后就是本书的重点——如何使用第三法来解决问题。书中将传统的解决家庭矛盾的方法归类为第一法和第二法。第一法是父母利用自己的权利和资源强制孩子顺从(严厉型管教方式家庭)。第二法是指父母全面投降,顺从孩子(骄纵型管教方式家庭)。也有很多家庭采取的是这两种方法的结合。这两种方法都是以牺牲一方的利益作为前提的,必然招致怨恨和亲情的疏离。而书中的第三法则是双方在平等公平的前提下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解决之道可以来自父母也可以来自孩子,或者是双方讨论的结果,但必须是满足每一个人的需要并且每一个人都认可的。第三法的好处是可以让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满意并有动力去实施这个方案,同时让家庭成员彼此更亲近。对同一问题,不同的家庭可以有不同的解决之道,因此第三法并没有普适的方案,任何方案只要适合这个家庭的就是最好的。

最后,书中还提出可以通过改变环境和家长自己来预防冲突。

基本上这本书对于指导家庭成员之间的有效交流非常有用,也对于解决家庭矛盾和冲突很有指导意义。人的一生中总是在犯错、反思、修正中不断提升前行。而我们通过学习不断地用新工具指导自己,改善自身,无论对于孩子还是家人,这都是极好的积极信号。

最后,用引言的一段话结束,这也是我感触最深的一段话,我读过很多遍,送给大家以共勉:

如果更多的人,能停止对这个世界的抱怨,不让自己成为一个挑剔的评论者,不把今天我们过得不够幸福快乐的原因,归咎于原生家庭,归咎于历史和社会的不够美好,而是把重点放在成为一个自我掌控、自我负责的人,从而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那我们的社区就会越来越好,我们下一代的生活环境,就会越来越美妙。如今的这个社会,你我真的可以多做一点点什么。那么,就从自己做起吧,从翻开这本书,从学习P.E.T.这套沟通方式开始吧。

社会必将越来越好,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母效能训练手册》阅读心得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fau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