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

作者: 古月如歌233 | 来源:发表于2020-05-29 07:54 被阅读0次
“欸欸欸,王家那小子发财了,听说了吗?”一个瘦村姑站在地里,扯着尖尖的嗓门喊。“嗨呀,早知道了,没想到这小子看闲书还看出点名堂来啦。”

      王二是村东头王家的二儿子,上头有一个姐姐,父亲母亲都是老实巴交的小农民,但还是秉承了中国人传统的望子成龙的那股劲儿,把王二送到了学堂,指望他将来考取功名、光宗耀祖。然而这王二似乎从小就偏离了他们的期望,对四书五经提不起兴致,最喜欢看小说,从历史故事到奇闻怪谈,像列国志、搜神记、七侠五义啦,都是他的心头好,吃饭还要摊在一边看,他父母不识字,被他糊弄了好一段时间。刚开始上学堂那会儿王二还能摆出个用心的架势,到后来每天上课就是走同样一个流程:摊开书—>用手撑住下巴(其实是在为打盹做准备)—>盯着先生以表示自己在听—>合上眼皮;下学回家对老师留的作业要么少答一个问题,要么少背两行字。训斥和戒尺对他都没用,教书的老童生干脆就随他去了。混到十四岁,经不住父母的叹气责骂,王二硬着头皮勉强看了一阵子书,其间夹杂着翻小说,居然也中了秀才,乡里人羡慕得不行,前来向王二姐姐提亲的人一时踏破了门槛,都想着做未来大官的亲戚哩,把老夫妻俩得意的,下地挥起锄头来虎虎生风、浑身是劲儿。到了考举人的时候,王二照旧在备考的时候夹杂着看看闲书,没什么意外的落榜了。这个结果对王二来说非常可以接受,因为他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预料之中的,乡里人不再对他青眼有加了,特别是往日嫉妒他的,言语之中颇有讥讽之意,说些什么种田不会读书也不行的促狭话;他的姐夫也一改往日的和善,一看到他就别过脸,仿佛王二是个看一眼就能让人落枕的高枕头,并且勒令王二的姐姐尽好为人媳妇的本分,少回娘家。这些变化使他双亲的脸上添了落寞神情,两把锄头挥得有气无力的。不过这次无论父母再怎么戚戚哀哀,王二已下了决心不再考了。不说再考又等三年,就说那又长又晦涩的八股文,看了脑袋晕心口疼的,他才不想这么折磨自己呢。

      王二告诉父母,对自己的未来他还要再想一想,不过他也不想做个吃白饭的,因此要搬出去住。他在村后的一块空地上搭了个茅草屋,里面放了一张硬木板床和一席薄被,床脚堆了一摞旧书。白天王二就带着一本书到市集上去,摆了个小摊给人写字赚点钱,没人来他就自得其乐地翻翻书。看就看吧,他还总是做出些目无旁人的举动。有时候看着看着就勃然大怒,嘴里骂:“竟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有时候又长吁短叹,伤心得泪流不止;还有的时候哈哈哈地放声大笑。一次,有个来赶集的村妇看到王二,思量着反正也不赶时间,就跑过去摆出长辈的架势,教训他是个不成器的家伙,不求功名就算了,还不用心学些农活,净看些不入流的书。王二看书正沉醉,猛地被这村妇打断,外加上前阵子奚落他的言语听了不少,当下冲口而出道:“他娘的我王二干什么轮得到你来管!你算哪根葱,回去教训你儿子吧!”“啊呀呀,你这人怎么这样,好心劝你你听不进,像个小流氓一样!”王二也不多说,举起桌上的砚台作势要砸,那个村妇便尖叫着跑远了。这之后村子里都传王家那个秀才成小流氓了,收摊回到村里的时候所有人一看到他就躲得远远儿的,他也丝毫不在乎。说起这摆摊的小生意,王二做起来和读经一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摆几天摊,赚到点铜板,买一本书,给父母几个,然后就停摊两三日,在那小茅屋里倚在床上翻他的宝贝书,他看起书来简直如饮甘霖,小半天就能看完一厚本。村后这块地方安安静静地没人打扰,读起书来好不惬意。碰到摆摊没什么客人的时候,他就从地里挖野菜来煮,有时也到溪边树荫下盘腿一坐,钓两条鱼上来改善伙食,反正怎么样这个家伙都能活得有滋有味儿的。

     

灵魂插图( ̀⌄ ́)

    书读得多了,不论才能如何,都自然而然地想自己写一点。突然有一天,王二就萌生了这样一个念头,他也要写故事,要让别人读到这故事的时候和他一样哭、一样笑、一样愤怒、一样扼腕叹息,一样感受心灵震颤是个什么滋味儿。实际上,王二想的不止是写书,他还想出去玩儿。他想了想自己十七岁了,还没出过远门呢,来世上一遭,不到处走走看看岂不是亏了。而出远门第一件事就是要有钱,王二生性疏懒,自知做不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农民,也没有做高高在上的大老爷的想法。当个好官,劳心费神,搞不好还要累到吐血,即使他读故事的时候对这些官十分崇敬,但让他自己做还是免了吧;当个贪官,让别人吐血,那也算了,他患有严重的道德洁癖,让他把捡到的一枚铜钱自个儿花了他都会在每次看到那个撺掇者的时候赏他一个青白眼。再有,这么多年光看闲书了,除了写闲书,想来他也没有别的挣钱的路子了。写了书,到时候卖个一两万本的他就有钱啦。最关键的是,王二对自己相当有自信,觉得自己生来就注定要当个名垂千古的民间文学大家。既然定了目标,王二就开始行动了,每天摆摊的时候从看改为了写。一旦写起了头,就停不下来了,哪天你要是不让他写,他准手痒痒得来挠你的脸。王二写书和看书一样,写得高兴就笑,写得伤心就流眼泪,仿佛他经历了笔下人物所经历的一切似的,人家都说这小子神经怕是不太正常了。要我说,就得神经不太正常的人才能写出绝妙的故事呢,太正常的人,看着在走在动,实际上不过是笔挺地躺在自个儿灰黑的全无生气的世界里,等着岁月把他传送到阎王爷面前,有什么可值得炫耀的哩。

      大半年后,王二完成了这本书。不得不说他确实有写书的天赋,这本书一上市就销量奇佳,从书肆到路边的小摊上随处可见此书踪影。不要奇怪这不入流的书怎么这么畅销,毕竟大家心底里都喜欢看些有趣的书,只不过王二表现得尤为突出、毫不遮掩罢了。有些读书人怕别人看见,跑到书铺上一买就是好几本经书,把王二那本书夹在当中,揣在怀里悄悄摸摸带回家,全国的大街小巷中一时出现了许多怀抱一堆经书、神色慌张步履匆匆的文人。除了寻常读书人,也有世家的公子、小姐偷偷打发书童和丫鬟去买。总之,王二的第一本书就大受欢迎,赚了个盆满钵溢。尽管这时还不是信息时代,但人这种载体传播新闻的速度不论何时都是相当快的,不出几日,十里八乡都知道此地的王二卖书发了大财,村后那块地上经过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挑着水的、扛着锄头的、抱着经书的……王二在他的小屋里看书时老觉得有眼睛透过茅草炯炯地窥视他,灼得他发热,他一出去看,大家只是照旧走路。走路的时候,路边站着说话的姑娘们看见他仍旧和以前一样脸红,从前脸红是因为听说王二是小流氓,边脸红边四散躲开,现在脸红是在眼神中含了羞带了怯,微微低着头,好像一株株含羞草。不过王二才没心思管这些,他正计划着用这笔钱出去旅游呢。

      定好旅行计划,王二揣着银票回家去了,一路上照旧受到许多人的注目礼。刚进家门,还没跟父母说上两句话,一个胖胖的脑袋就从门口伸了进来,上面缀了朵大红花,不知道摘了多久,有点蔫了。那脑袋看见王二,本来就堆着笑的脸又往上使劲挤了挤,边笑边将沉甸甸的身体也探了进来。“哎哟,王公子在家哪,真是巧得很,今天正好找你有事儿。”王二欣然接受了“公子”这个称呼,冲她点点头,心想真是个笨蛋,干嘛不把脑袋和身子一起伸进来,脑袋伸那么前,万一重心不稳就要摔个满脸泥,这还算好的,要是是有钱人家的四方砖地面,这个体格摔下去脸就成了一块稀烂的大饼。李媒婆不知道王二在想什么,坐下来把略微发酸的脸松了松再提上去,然后喜气洋洋地开口了:“王大哥、王大嫂,我呀,今天是来说亲的。林老爷要找你家公子做女婿咧。”王二的父母从出生开始籍籍无名了几十年,便是儿子考取秀才的时候也没受过这种好待遇,当下舌头打起了结:“林老爷……要要要我家王二做女婿?”李媒婆用她肥厚的手腕将手中的帕子一扬,从鼻腔发出一个响亮的“是”,紧接着再从嘴里吐出一个长长的“啊”,对这个疑问了表示肯定,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是在吊嗓子。这时王二摇头说道:“不行不行,这事不成。”他见过那林家小姐,体量和李媒婆不相上下,彼时正嘟着一张肥腻的长着青春痘的脸把一个丫鬟踹出门,因为她筷子上的鸡腿掉下去时这丫鬟没接住,她怀疑这丫鬟是故意接不住好自己捡了去吃。李媒婆听见王二这样说,吃了一惊,皱着眉头怪叫起来:“王公子,你可要想好了,你虽然写书发了一笔财,但写这种书毕竟不是正道呀。娶了林家小姐就不一样了,林老爷上面有关系哪,定能为你谋个一官半职,以后你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啦。这大好的机会可要知道抓紧呀。”王二发现这世界真让人困扰,不偷不抢靠自己赚来的钱在别人眼里不是正道来的,靠女人上位就是正道了。当然那些围观他的乡民们祖祖辈辈穷惯了,不至于太计较他是写闲书赚的钱,但不计较归不计较,终归还是觉得不是正道,不做官,拿着这钱以后老老实实做个好农民也是正道。王二也懒得和李媒婆讨论什么是正道,那一定是鸡同鸭讲,于是把眼睛和嘴巴一起闭上,像个雕塑一样坐着,怎么叫他都没反应,后来觉得累,干脆趴在桌上睡着了。李媒婆讨了个没趣,一扭一扭地甩着帕子走了,这次是脑袋和身体一起出的门。这时王二醒过来,把怀里的银票给了父母一半就回去了。

      话说那位要收王二做女婿的林老爷本来也瞧不上他,因为王二发的是不正经的财。但他偶然从县令那里听到京城里有贵人很喜欢王二这本书,就坐不住了,在厅里踱起步来,心想贵人喜欢的书一定是正经书了,可见王二实际上是个正经人。将来如果这贵人再提携王二一二,那王二岂不是飞黄腾达了,就匆匆派人上门提亲去了,哪知道居然被一口回绝了。要是在以往,林老爷一定叫人狠狠揍王二一顿,但如今,他却摸着胡子想:“果然是个有气派的。”既然暂时不成,也不能让别人趁虚而入,林老爷想了个主意,派两个家丁去跟着王二,看到有来给王二说亲的人就给打跑,倒是省了王二不少事。王二回茅屋的时候,两个家丁就在门口守着,像两尊石狮子,除了这庙小了点儿。趁两个家丁晚上睡着了,王二在后壁掏了一个大洞,钻出去实施他的旅游计划了。这是几年前的事了,听说他现在已经乘风破浪,到了什么大不列颠王国,还学会了当地叽里哇啦的语言。关于王二的故事我暂且就说到这里吧,或许以后还会在别的地方和他再见面的。

喜欢我的文字请关注,嘻~

相关文章

  • 王二郑漂儿记

    我叫王二。王二的王,二逼的二,不是排行老二的二。(取自王小波的小说里《王二风流史》的王二)其实叫什么不重要,只是个...

  • 写王二,王二写。

    我真不知怎么才能和你亲近起来,你好像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我琢磨不透,追也追不上,就坐下哭了起来。 你要是喜欢...

  • 车笛悠扬的岁月(5)

    话说物业找王二谈了凌晨鸣笛的事情,王二的母亲也劝说王二停止鸣笛之后,这天早上,王二没再继续按车笛。但是,王二有点辗...

  • 你就是我的黄金时代

    01 大家好,我叫王二,王是王二的王,二是王二的二,你不要说我二,我这人其实很聪明,相处久了你便会知道。二十一岁时...

  • 王二

    我拥有一切 我一无所有 奇怪的是 二者是一个意思

  • 王二

    早饭吃什么成了王二心头最大的迷惑,喝豆浆可以但显的单调,配上油条呢?更加单调。如果吃一口干脆的油条喝一口豆浆人生还...

  • 王二

    长安城的人都知道,王尚书家的二公子脑子不大好,行事诡异,性格乖张,还常常做出二到匪夷所思的事。 对着天空发呆傻笑这...

  • 王二

    王二是《黄金时代》里的王二。 王二是位善良的人,个高,肚里有货,身上有力。只要是他认下的朋友,拿真心对他。对朋友说...

  • 王二

    “欸欸欸,王家那小子发财了,听说了吗?”一个瘦村姑站在地里,扯着尖尖的嗓门喊。“嗨呀,早知道了,没想到这小子看闲书...

  • 王二

    我有一个学生叫王一,有时候跟他开玩笑就叫他王二,他是一个可爱听话学习很好的孩子。 但是今天我说的这个王二是王小波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fit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