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职业生涯规划百日生涯营大学生活
职业生涯规划丨一直在换工作,我为什么会焦虑?

职业生涯规划丨一直在换工作,我为什么会焦虑?

作者: 腾飞师姐 | 来源:发表于2018-10-23 11:32 被阅读43次

这次的来询者的问题是:我为什么会焦虑, 我是不是完全没有优势?

这次的

这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问题。提问者缺少条件思维,因为在不同的条件下,答案是不一样的,不是有一句话叫“事在人为”吗?

咨询师:你要说一下你自己的情况,我才能帮助到你。

来询者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 

大学本科、机械工程设计专业毕业7年。

从设计院工程师到互联网软件开发策划,经历了四份不同的工作。过往的企业包括设计院、规划院、房产代理、互联网公司。

现在的状态是在家带小孩,投递多份简历都没有得到回复,所以比较茫然,才会问自己是否全无优势。

不停面试

工作适应论 ---解密职场中满意度的来源

 明尼苏达工作适应论如同天平,追求平衡、匹配和适应。天平的一方是个人的能力及对工作的需求和欲望,天平的另一方是工作的能力要求及工作所能够给予的。

需求与能力

通过职业价值观正式测试和非正式评估,小编也了解到来询者的三个主要价值观是:经济报酬、独立性、人际关系。

对于她的职业价值观测试结果,小编进行了马后炮式分析

NO.1经济报酬是报酬高、使你能拥有想要的事物的工作。

在她过往的工作中体现为“哪个赚钱做哪个”。

以前只是听人说在房地产行业做设计收入很可观,就跳槽到了房地产行业,后面发现自己很不喜欢。

NO.2独立性是能让你以自己的方式去做事,或快或慢随你所愿的工作。

但是对于新入职场的人来说,适应一份工作,平稳度过生存期才是比较科学的选择。本来打算做时尚买手的工作,但跟朋友打听后发现这个工作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大量的学习成本。  

所以,她会从相对单调的机械设计工作转换为互联网相关的策划工作。 

NO.3人际关系意味着能与你喜欢的人接触并共事。

对某些人来说,工作中的社交生活比工作本身要重要得多。 

能力层次

对待事业的成功,不同的人有完全不同的做法。一种人追求迅速满足需求与欲望,另一种对自己既不抱不切实际的幻想,不急不躁,经过不断的能力提升,等待升迁机会。

对于大部分没有职业规划的应届生来说,难免会做出短视的选择:不断换工作,以为肯定可以找到满足需求和欲望的工作。

实则不然。

鱼与熊掌

就像本案的来询者没有固定的职业目标, 只关注职业的感受,不停更换工作寻求需求和欲望的满足,如同在大海中随波逐流的小船,又疲惫又焦虑。

这像多米勒骨牌,迅速波及到她的职业生涯,遭遇了生娃的冲突后,因为缺乏能力的训练,甚至连找到一份本专业的工作也变得非常困难。

频繁换工作,确实意味着你一直在做单位时间效率更低,而边际成本更高的事。 

职业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规划,就会继续这样的循环。所以咨询师建议她尽快完成职业定位,找到清晰的目标。

边际成本

在不确定这份工作你能长期做下去之前,不要轻易去做。 

你擅长做什么,能够做什么,想要做什么。

通过三点一线工具,咨询师帮来询者锁定了自己的职业目标(不便公开)。

GREEN模型

明确这个目标是合适的、符合SMART原则后,咨询师按照GREEN模型梳理了来询者思路。

咨询师建议来询者去访谈目标岗位的工作人员,建立亲密的导师关系,快速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来询者卸下了繁多的选择负担,终于可以制定清晰的行动计划: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一年

........

行动计划

总结

NO.1为什么会形成持续换工作的习惯?

答:因为对目标岗位的认识不够,所以会很快的转换职业。认识目标岗位较好的方式为:

1、 岗位需要的素质、能力、技能和知识归纳

2、  职业发展的方向:向上、向内、向左右、向四周

3、   企业或单位未来的发展战略

4、   上司的风格及可能的应对策略

NO.2毕业多久,才可以比较自由的选择职业?

职业生涯规划是建议,平稳度过了生存期,积累了一些通用的技能的时候,可以去选择自己想要做的。可以先尝试兼职或者其他方式深入接触目标工作内容。

有方向有目标的选择新的工作。

NO.3怎样终结当下局面

1、找到切实可行的目标。

2、可以制定清晰可行的行动计划。

3、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专心干好一件事情一定可以做到最好。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自己

希望从来也不抛弃弱者。希望就是我们自己。从这一刻做出改变,下期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职业生涯规划丨一直在换工作,我为什么会焦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fpo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