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下午被同事带到阅片室,说是下午有一位重要的医生来阅片,我们先简单的看一下。
“什么重要医生啊?”我问。
“据说是咱们市最牛的影像科医生呢!”同事说。
“哇,这么厉害吗?”我打开电脑的同时海里浮现出一个德高望重、满头银发的权威老者。 心里想着, 下午一定要上来看一看我们市里最牛的影像科阅片医生是什么样子的。
敲门,进去。一个高个子的男人坐在椅子上面。这位男人略显年轻,头发浓黑浓密散发着健康的味道,腰板挺的很直,身穿着浅棕色的格子衬衣,看起来竟好像有四十来岁的样子。
“老师您好!”我赶忙打了一个招呼,就拿了一个板凳坐在老师周围。
我打量着这位年轻老师,和我想象中有差啊,而且差很多啊。银发、老者?这一个也对不上啊。这位老师可能长的太年轻了吧。老师认真的对着电脑,金色框眼镜下面已经有几条深深浅浅的横沟。“你是哪里人?”金色眼镜扭过来,我这才看清他的脸……(但是现在想描写的时候居然已经忘记他的样子,努力想了半天想不起来了……) 总之,是一位 很和蔼的老师。
“这人啊,一定抽烟,现在小伙子抽烟太多了,看看这肺纹理多重!我啊,以前也抽烟,这不老了就后悔了。哎 年轻啥也不懂,就是抽着玩的。”老师倒是很健谈,一直在滔滔不绝。
“嗯,这个正常,”“这个,哎,好像是有点桶状胸是不是?也没事,可能就是吸气过了……”老师依旧滔滔不绝,但是有时候我也不知道他是在自言自语还是在对我们讲话。我们则在一旁认真的听着(我们很菜),这样下来确实是学到了一些东西,所以很感谢这位老师。下班以后心情也超棒。
下班后,我的学姐静静骑电车带我一段路,在路上,她的声音夹杂着阵阵风声传来:“下午那位医生哪儿的,怎么样啊?”
“那位医生啊,感觉还好了,但是并没有他们说的那么牛啊,”电车有点快,我怕她听不到,加大音量说:“我曾经实习的医院有一位医生啊,他是返聘的快七十了,头发银白稀疏,虽然身体有点佝偻但是依然挡不住他的风采。他是真的很厉害,看一眼片子就能知道有没有事。”
我说完以后,一阵猛烈的风突然又吹过来。风把我的头发吹的很乱,在眼前一直飘啊飘,我的思绪竟也跟着飘起来——
今天的那位医生,我熟悉吗?听说他好像也是退休返聘,大概也有六十多了呢。他确实很高身体不佝偻头发也没有发白谢顶,但是这能证明他的医术吗?
……
我突然想到了最近在听渡宇哥给我推荐的一部小说,小说里的主人公曾毅是一位年轻的医者,他明明很厉害却因为年轻遭很多人的不信任的白眼。我还笑话别人呢!自己不也是这样以貌取人的人吗?
我想, “晕轮效应”大概也是如此吧。而一代圣人孔子不也掉进“以貌取人”的坑,而“失之子羽”了吗? 怎么能因为一个人的长相去随意的在心里肯定或否定一个人呢。 一个人,他是三维的、立体的,我们应避免像晕轮效应,就因为相貌以偏概全的影响自己的认知和判断啊。
网友评论
哥,最近一直在听你的推荐小说, 确实有很好的地方。它涉及好多方面,这个写者肯定经历了许多。听的很爽,曾毅真是厉害(虽然有的太夸张了)。 想做一个那样子很厉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