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平原》,赏毕飞宇的写景

作者: 江雪阁 | 来源:发表于2021-04-21 21:32 被阅读0次

每一个作家都有自己的村庄,莫言是高密,汪曾祺是高邮,毕飞宇是兴化。毕飞宇写了好几本小说《玉米》《玉秀》《玉秧》《平原》,都是写同一个村庄--王家庄。村子里的人,村子里的事,村子里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了他写不完的题材。

毕飞宇是在苏北农村长大的,他的小说背景就是他的家乡,他对农村的割麦、养猪、插秧,各种农活非常熟悉,对农村人恋爱、结婚、民俗习惯更是了如指掌。他的写景真的是惊艳了我的眼睛。

他写割麦子:

“经过漫长的、同时又是青黄不接的守候之后,庄稼人闻到了新麦的香味,心里头自然会长出麦芒来。别看麦子们长在地里,它们终究要变成苋子、馒头、疙瘩或面条,放在家家户户的饭桌上,变成庄稼人的一日三餐,变成庄稼人的婚丧嫁娶,一句话,变成庄稼人的日子。是日子就不光是喜上心头,还一定有与之相匹配的苦头。”

“庄稼人割麦子不敢歇,要抢时间,天时,懒不得,痛得腰要断下来了,还得忍着痛去割麦。假如把这活当受刑.那也是自愿拿起刑具受刑。”

割麦子的间隙,男人们蹲在地头抽烟,他这样写抽烟:

“烟真是个好东西,很深地吸下去,再很长地呼出来,还哼叽一声,所有的累都随着那口气叹出去了。对抽烟的人来说,解馋只是其次,最主要的作用是歇口气。这一点不抽烟的人是体会不出来的。有烟叼在嘴边,吧嗒吧嗒的,慢慢地,就歇过来了。要不然,总有一件事情没做,心里头空了一块,没有盼头,人就不踏实。”

一天的干活,人累得像散了架,来不及洗澡脱衣服,倒下去就睡着了,他这样写睡觉:“已经睡着了,如同一块石头沉到了井底。时间也极短,一会儿,屁大的工夫,堂屋里又有动静了。这就是说,新的一天又开始了。端方想翻个身,动不了。挣扎着动了一下,动到哪里疼到哪里,整个人像一个炸了箍的水桶,散了板了。”

“重新回到麦田的端方不再是昨天的端方,身上的肉都锈了,像泡在了醋缸里。关键是心里的气泄了。”

端方忘记磨镰刀,钝钝的刀口要加倍的力气去割麦子,看着别人割到了前头,他狠命用力,结果镰刀砍上了自己的脚,血流如注,他用双手去按,血像泥鳅一样从手指缝里滑出来,经过赤脚医生的缝合包扎,他躺到了田埂上,双手垫在头下。

这时,作者这样写:“端方注意到这会儿太阳有两个,都在他的身上。一个在他的眼皮子上,另一个则在他的小腿上,疼痛就是这个太阳的光芒,光芒四射,光芒万丈。”

书只看了开头几章,我就被他的语言吸引住了,这样生动活泼的语言,一是得益于对农村生活的熟悉,二是得益于观察能力的强大,三是化虚为实,联想丰富。疼痛像太阳的光芒,光芒四射,这样的比喻真是新奇。

相关文章

  • 读《平原》,赏毕飞宇的写景

    每一个作家都有自己的村庄,莫言是高密,汪曾祺是高邮,毕飞宇是兴化。毕飞宇写了好几本小说《玉米》《玉秀》《玉秧》《平...

  • 读毕飞宇《平原》

    我答应过自己,起码要为上世纪七十年代留下两本书。有《玉米》和《平原》,我踏实了许多。 ——...

  • 那一刻,我心中充满了甜蜜

    老师推荐: 郭松寒同学的这篇文章叙事写景都真实自然,叙事有情节写景有照应,心理描写也很成功。同学们读一读,赏一赏。...

  • 读《平原》读书笔记

    偶像级当代作家毕飞宇《平原》阅读已接近尾声,不写点什么,似乎对不起偶像,其实更对不起自己的内心的呼唤。 对毕飞宇的...

  • 毕飞宇《苏北少年“堂吉诃德”》节选赏读

    《苏北少年“堂吉诃德”》节选赏读 《新作文·中考在线》2015001 丁锋 [作者简介] 毕飞宇,1964年1月生...

  • 《湖心亭看雪》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读赏能力。 2.品味写景美句,品味白描手法的特点。 3.反复诵读文章,感...

  • 解读作品,亦是一种享受

    偶然间在公众号看到毕飞宇讲《受戒》,惊为天人,然后立刻找来《受戒》读,就这样喜欢上了汪曾祺。于是又把毕飞宇的《小说...

  • 读《平原客》

    上午会议去得早,到会议中心讨论点时,就我一人。于是就去后墙边的书架上看看。看到了一本李佩浦的《平原客》,早年看过他...

  • 语文课本里出现的美食——牡蛎

    读名篇赏美食 因为生活在大平原的缘故,最早知道牡蛎是在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文中是这样...

  • T 计划:阅读与写作Day6

    今天深度阅读《毕飞宇:小说课》第一篇:看苍山绵延,听波涛汹涌——读蒲松龄《促织》。 毕飞宇对《促织》极度推崇,他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平原》,赏毕飞宇的写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fttr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