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读书
阅读绝不应该只是对文字的生吞活剥

阅读绝不应该只是对文字的生吞活剥

作者: 月饼团儿 | 来源:发表于2019-01-07 21:59 被阅读11次

《说来听听 儿童、阅读与讨论》是为教师、家长或儿童阅读推广者著写的一本书籍,意在通过书籍的介绍让大人们了解阅读后进行讨论的必要性。

当初买这本书,是想研究如何提高孩子阅读效果的。

在教学中,我越来越发现:同样是读书,每个孩子读书的效果相差巨大。

有的孩子能够轻松理解书中内容,并将这种理解力和思考力运用到平时的学习中;而还有另一部分孩子,他每天也坚持阅读,然而却收效甚微。

问题出在哪里?本着对孩子阅读中的种种疑惑购买了这本书。

《说来听听 儿童、阅读与讨论》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著名的儿童文学大师艾登.钱伯森。

如果你没有阅读完整本书籍,你可能会觉得他是毫无意义的一本书。因为在书籍前半部分阅读中会相对生涩、难懂,文字概括化、理论化,致使很多时候经常get不到作者想要表达的点。如果你读到这里就放弃了,那很可惜,你很可能会错过一本了解孩子阅读的优秀书籍。

是的,当我兴冲冲的拿过书籍看到第十章,却仍然云里雾里时,我几度要放弃了!因为我找不到这本书优秀的原因。但庆幸的是,我咬着牙读到了第十三章。还好我读到了第十三章。这才是书中最精华的一章。他包含了整个阅读讨论过程中问题设置的关键,教师应如何引导孩子进行讨论?如何启发孩子发现文本、情节背后的精彩内容。书中作者对十三章的阐述就如同画龙点睛,立刻将《说来听听》这本书由烂书升华到优秀书籍这样重要的地位之中。

书籍的十三章是“说来听听”模式的问题构架,也就是教师应通过哪些问题引导挖掘除文本、情节之外事物的问题。

艾登.钱伯森一直认为:阅读并非只是对字句的生吞活剥,他更像一幕幕相互关联的场景所组成的戏剧。

而教师或家长则要帮助孩子参与到这场戏剧中,

变成剧作家,可以参与剧本的修改;

变成导演,可以对角色进行诠释;

变成演员,对剧本进行演绎;

变成观众,积极接受,并进行回应。“

而这才应是阅读的目的。

文章的十三章就是实现这一目的最关键的环节——问题设置。

曾经听说过一句话,说:“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感觉不到自己在受教育。”

最好的教育应是润物细无声的,是化有形与无形之中的。

而如何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文本背后的情感、事物,乐在其中,这是一门技巧,更是一门艺术。

很明显,钱伯森多年对儿童阅读的研究,让他掌握了这本艺术,也很庆幸他将这门艺术以最简短、最直接的方式教授给我们。

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孩子针对文本进行思考?如何在自由讨论的过程中品味遣词造句,掌握阅读的方法策略,体会人物的感受和情节设置的变化?

钱伯森在教师课堂问题设置上提供了几个提问问题的类型,包括基本问题、概论性问题和特定问题。

基本问题和概论性问题可以在讨论任何文本中提出,教师掌控起来较为容易。

但特定问题则需要教师对读后讨论这种模式运用熟练之后,针对自己的理解进行提出。

钱伯森针对基本问题、概括性问题和特定问题的特点,列举出共23个大问题、47个小问题,涵盖了孩子对遣词造句、阅读方法、阅读速度、体会人物角色等多个方面的训练和思考,而且这些问题具体、相识,易于操作,对于不知如何下手的教师来说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在阅读这60多个问题的过程中,我很明显的感受到自己血液的沸腾:”哇,原来一个文本可以探索这么多的方面!几个巧妙的问题就可以轻松引导孩子进行不同层面的思考。“

简单举例说一说:

在基本问题设置上,作者主要是以考察孩子对书本的整体掌握”这本书中有没有什么是你喜欢的?不喜欢的?感到困惑的?”

概述性问题的设置,则重点注意联系孩子的阅读经验,提取孩子的背景知识,结合实际进行提问。如“你曾经读过这种类型的书吗?在读书籍时,作者在字、词、语法的使用上有没有让你感到不喜欢的地方?你在生活中是否遇到相同的经历?”

而在特定问题则针对文本中细节问题,进行方方面面的考察。

如让孩子理解故事背景地点设置重要性的问题:”故事发生在哪里?地点设置在这里和故事有关系吗?换个地点行不行?

又如理解小说中主人公叙述事方式的问题:“故事中是谁在说故事?谁是叙事者?怎么知道的?是以第三人称叙事吗?这个第三人称是故事中的角色,还是我们并不知道的别人?”

再如考察孩子对书中角色的定位问题:“如果把自己当成一个旁观者,你从谁的角度看故事?你只通过这一个角色看故事吗?还是有时候也会从其他角色看故事?”

还有许多许多在我们看来较难理解的话题,均在这一个个小小的引导提问中得以让孩子进行思考。

钱伯森为我们提供了一长串的问题单,让教师上课的过程中有纲可循。然而,仅仅知道了这些问题,并不足以运用得当。

这不仅需要教师自身对文本的把握和理解度,更需要学生和老师之间相互理解,坦率。

“说来听听”的阅读模式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彼此平等,孩子敢于表达,说出所有关于阅读的一切。而不是时刻担心被人嘲笑、被教师批评,屈服于权威,又或者以老师的思想、意志为转移。

这一点,我需要极大的改进,动不动就想吼,课堂上孩子不敢发言,又或者总是试图去揣测老师的心意成为孩子无法独立思考的关键。

在阅读教学中,想要教给孩子阅读方法,自己应先掌握文本、挖掘含义。针对钱伯森提供的60个问题,为自己的阅读学习提供方法。只有自己先将这些问题内化于心,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的实行。

相关文章

  • 阅读绝不应该只是对文字的生吞活剥

    《说来听听 儿童、阅读与讨论》是为教师、家长或儿童阅读推广者著写的一本书籍,意在通过书籍的介绍让大人们了解阅读后进...

  •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2022.8.11

    读书不仅仅是文字的生吐活剥,而应该是对字字斟酌,句句领会。分析阅读应该是主动的阅读,有思考的阅读。

  • 亮光:话语绝不只是文字信息

    人称义是因着行为,不是单因着信。——亚静姊妹 人称义是因着行为,不是单因着信。——雅2:24 同样的两句话,信息完...

  • 话说阅读

    阅读是有学问的。 有些书适合快速阅读,有些适合分析阅读。 有位作家说: “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

  • 薛宝钗结局:试问苍天饶过谁,任是动人也无情!

    我这么写标题,估计这一篇阅读量挺难上去,但是这是我对薛宝钗的坚持,我绝不与那些诽谤文字同流合污。 希望大家理解!下...

  • 为何而阅读?

    我绝不是为了写什么才阅读,也不是为了增加估计中的年岁。我爱阅读只是因为在这个世界我只有一个生命,而一个生命对...

  • 我们的屏幕需要更大的字号

    首先谈谈阅读距离 使用多大的字号绝不是简单的个人喜好问题,而是一个阅读距离的问题。所有不考虑阅读距离而谈文字大小的...

  • 记录心中的女孩

    所有的问题和困惑都只是一块砖,绝不是一面墙,谨记。 我穷尽所有文字也表达不出我对你的真,月亮无法代表我的心,因为它...

  • 文字,只是文字

    来到简书不久,日常看到各式各样的文章和故事,各种声音不断涌现出来。 其实来到这的初心,只是想看看简书可以怎么让文字...

  • 鲍老师被杀的今天,我想起了你

    我绝不是一个煽情的人,这也绝不是一篇赚取眼泪的文字。 今天我想起的这个你,不是我的亲人,只是我的学生,我从教三十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绝不应该只是对文字的生吞活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fzp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