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黄金海岸的医疗中心
今天要去医院输液,医生给我开了三天的点滴。
下午三点多到的,输液室里的人很多。冬天是流感的季节。因为没有座位,需要拿号排队才行。我拿了15号。
没过一会儿,护士就叫我的名字。我以为轮到我了,可护士问我,今天还发不发烧,我说不发烧了。她说,医生给我开了三天的退烧针。我问护士,不发烧还打退烧针会不会有问题。护士说,退烧针主要是止疼的。
我摸了摸自己的额头,好像不烧,可又不太确信。我跟护士说,那我去试个表吧。试完表回来,告诉护士自己不发烧。
护士说,要不我先给你输那两瓶吧,这个退烧的等医生来了再说。我也觉得这样好,真输错了就麻烦了。
给我输的药里,有一瓶黄色的消炎药,这一瓶就要输两个多小时。看着药液一点一点被输进我的体内,心里觉得很踏实。
来的路上,先生说,打点滴真管用,打一瓶病就好了一大半。以前都说打点滴把国人害了,可我现在觉得这个说法有失偏颇 ,不能总拿老外的标准来衡量。中国人体质跟老外不一样,他们发高烧别说打点滴了,就连药都少吃,忍几天让身体自然恢复。可我们不一样,如果像昨天那样发高烧让我忍着不打点滴,我感觉自己非死不可。不打点滴根本不行,只有打了才心安。
说起看急诊,我想起去年我在澳洲的一次看病经历。
去年8月在澳洲也是突然发烧胸疼浑身不舒服,可我出国时什么药都没带,后来一个好心的香港大姐给了我几粒必理通,才让我的头疼暂时缓解。
可必理通治标不治本,而且每隔四个小时就要吃一片。我们的行程还有一半,我不能总拿必理通扛着。我跟先生说,我要去医院看病。
问了当地人才知道,澳洲的医院只有做手术的病人才能去,其它的病比如头疼脑热的都要先去医疗中心。
前台接待
医疗中心类似于我们街边的私人小诊所,一个小门脸儿上挂着个牌子,上面写着“MEDICAL CENTER”。我推门进去,前台有个接待人员问我怎么了,我说发烧了,她让我填了一张表,然后让我交了70澳币的挂号费。
诊所
药店里拿药
没过一会儿,一个印度裔医生让我跟他进了诊室,他询问了我的情况,我跟他说我发烧两三天了,头疼胸疼,接着我以为他会让我抽血做胸片。他用听诊器听了一下我的前胸后背,然后告诉我得了支气管炎。他给我开了药方,告诉我拿着药方去街边的药店拿药就行了。
没抽血没做胸片,仅凭一个听诊器就确定我得的是支气管炎。当时我很惊讶,觉得老外医生真厉害。
写出国内与国外的两种看病体验,我不想说谁好谁不好,毕竟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
不过,国外医疗中心的模式我们倒可以借鉴,比如每个社区多增加一些这种诊疗所,而且这种诊疗所由国家扶持,派一些正规的医生,给病人增加看病的信心,让病人感觉去这种诊疗所看病跟在三甲看病一样。这样有个头疼脑热就不用非跑大医院,既缓解了看病难,病人也会有一种好的看病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