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经常会听到有人说:“这是我们为数不多的机会之一。”
门槛低,是大家的普遍共识,多少钱都可以玩(这当然不绝对,起步就是一手,一手就是一百股,最低就是一毛一股,再低好像就得退市?当然,前提是非etf,非st。同时,和时间也有关系。没太深入研究。就遇到一次,然后看到“风险提示”)。
但这样的例子,怎么说呢?数不胜数可能有点夸张,但确实,并不少见。
最早我接触过的就是“微商”、“刷单”(涉及违法)、“自媒体”,后面就还有“剪辑”、AI设计、直播,再到如今的“左手倒右手”开店……主打一个“零成本”,或者“低成本”,然后大家的普遍共识就是“门槛低”、“零门槛”。至于真的赚钱了还是通过别的渠道赚钱,然后告诉你这个能“赚钱”……我自己“自媒体”也算是写了十多年了。反正我是没赚到钱。
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一方面又不爱“运营账号”,另一方面我会的大家都会,也就是说没啥竞争优势,再一方面就是没舍得花钱去买“热度”,去推广,还有就是不爱折腾。
很多人好像有这么一个想法,就是觉得:“穷就应该多折腾!”
最好是什么都去试试,指不定“东边不亮西边亮”?
对此,我没什么好说的。只能说,尊重你的选择,这是你的自由。
归根结底,我身边最真实的例子,就我父亲,他属于是一整天忙个不停的那种,同时他又是干啥事都“虎头蛇尾”的那种。就这么说吧,“沉没成本”完全可以抵得上劳动成果的“翻倍”了。然后是,他对别人的事儿永远比对待自己的事儿上心多了,所以,对外口碑还不错。然而,家人却是有一个是一个,没一个爱搭理他的。究其原因,他帮别人干活,不图钱,就图个名声,最好是再来点“感谢酒”。而家里的事儿呢?全是干到哪算哪,甚至只开个头,又或者干脆站在一旁指手画脚叫我们干……导致基本上没有时间做自己的事儿,同时还把所有人的时间都搭上了。
之所以说这个是指,干啥事儿都得有个度。你尝试归尝试,但别指望你用“尝试”的工夫就能比人家“专业”的收获还要多,甚至一样。也就是说:“别拿你的业余爱好挑战人家的饭碗。”
就想想看,狗都知道护食,护盆子,你抢它的,指不定咬你一口。
而人家专业的,就是吃这碗饭的人,人家花的时间,精力,甚至金钱,还搭进去各种资源,还有诸多经历,教训,和各种该遇到的问题也都遇到过继而得出的经验,这些哪里是“唾手可得”的事儿呢?
就这么说吧,很多人可能也都实习过,也做过学徒,甚至还打过临时工,日结工之类的,绝大多数都是“得过且过”,老板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一旦你变成“正式工”,你再感受一下其中的差别?不说天差地别,总之,不会太好过,更不轻松。
说白了,人家早就算过一笔账了,因为非正式工——不用缴纳“五险一金”;临时工随时可以辞退、炒掉;临时工完全不用怎么负责管理,更不用在意其安全什么的;临时工多半都是“包出去”的活,真的造成损失也多半能找到负责任……就干嘛多花那时间,精力,口水,又或脑子,还是说钱?
为啥说,建议别炒股?
就一般来说,首先时间上就不允许啊。你能花多少时间在这上面呢?
多少人都是先看见然后相信,少有人先相信然后看见。这里头最大的差别就是“决心”和“信心”。
前者,你的自信来自于盈利,赚得越多你越自信,但这个自信本身不是取决于你的实力,而是取决于“盈利”的结果。一旦亏损咋整呢?接连亏损咋整呢?可能到头来,连正常生活都要因此受影响。
首先,因为你能拿出来的钱是极其有限的,这也就决定了你能赚到的实际上也是非常有限的。
其次,亏得多你会恐惧,且还可能真正影响生活;赚得却极其有限,且它并不能帮你直接改善生活。
你就想赚个百八十的,一天两天,你觉得很舒服,啥都不用干,但能够每天都保证赚这么多的?几乎没有。多的是按年化率,或者盈亏比,又或三年五载算总盈利这种。影响你生活的是什么呢?可能原本还有人找你干活,结果你一次次拒绝,好吧,你不干有的是人干;现在你爱答不理,以后求着人家都不理你,偏偏你还没法给别人多少利益之类的,凭啥啊?除非是挑剩下的,吃力不讨好的,或实在找不到人干的……这还只是谋生一个方面。也就是说连基本的稳定的保障都没有,那咋搞?
第二个方面,说说身边人。普通人你要是说去炒股,没人会借钱给你的;你要是说亏钱了,没人会理解同情你的,更别说支持你;你要是赚了钱,同样没人会高看你一眼,因为你的钱通常赚的都不会想马上取现出来,或拿出来给花到家人身上,因为你想赚更多,这样人家就听个热闹,甚至有人会“羡慕嫉妒”你,还要各种冷嘲热讽一番。等你亏呢?落井下石也在情理之中。那你怕不怕呢?正常心智都只能赚点小钱,要是提心吊胆的你又能发挥出几分实力来?再就是,时间越久承受的压力也随之越大,你能忍住多久没有收入还能继续下去呢?
所以,敢下决心玩吗?
这还是玩吗?
玩着玩着,可能就当真了。
一旦当真,然而本金不允许,时间不允许,实力不允许,条件不允许,环境不允许,再到后面生活所迫,生存艰难,心理动荡,各种负面情绪喷涌而出……能承受得起吗?
再就是,可能多少人之所以敢想都是过于高估自己的“头脑”来着,尤其是看到别人赚钱,马上就感觉无限动力。
凭什么别人可以?同样是人,只要是人就都没差,那自己肯定也行!
实际上,敢这么想,会这么想,很正常。因为你身边的人,你周围的环境,再结合你对“这个人”的了解和认识,尤其是你看到的种种,似乎无不告诉你——他没什么特别的。反而,对自己始终多少得高看几分。
唯独什么呢?人家不会主动告诉你亏的情况,不会告诉你自己如何熬过来的,不会告诉你多少次悔不当初,更不会告诉你之所以敢给你看就不怕你惦记……因为“教也教不会”,“学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学成”,再就是,市场随时在变,谁也不敢保证什么,更不好直接说什么。
万一你赚,他是贵人;万一你亏,他不用负责;万一你不玩了,对他没影响;万一你玩得好?那是你的本事。
是说,你就只是玩玩,人家才愿意多说几句;你说你要打“职业”,看谁能教你吧?你说你要“夺冠”?额,谁也别看不起谁,毕竟谁没年轻过呢?谁年轻时还没做过梦呢?
……归根结底,条件是第一要素啊!
无论是自身的能力,天赋,勤奋,还是所接触到的人,信息,资源,又或后续的计划,策略,独立系统,乃至于心态,信心,决心,再加上时间,金钱,收益,以及再看年龄,身体状况,想象力和远见等等,自我评估一下。
尤其是最坏的打算,最好的准备,是吧?
用股市的话来说是:“越不繁,越不凡。”换言之,“少即是多!”
且看你能把一件事做到极致?那已经不需要考虑股市了。若非如此,啥都想要,那就是啥都缺,啥都缺那就没抓住重点,没抓住重点就越分散,越分散就越无力……
所以,这是机会吗?在我看来,自己能把握住的才算,没把握的,没到手上,没能取得长久收获,不能把机会利益最大化的,都不算!
包括我今天为什么继续写这篇,是因为昨天那篇阅读量还可以,我干嘛要搞什么创新呢?
先生存再生活,先稳定生活再谈发展,是“游刃有余”之后才有得选。而不是孤注一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将自己置身于“险地”,还非得来一句“大丈夫当如是”,要知道,“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以上,祝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