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词故事:需求,了解,满足,关键
需求是机会,了解是深入,满足是解决,关键是把握。
我们的做法是从想法到产品落地,流程 概是这样:
需求是机会
创始人发现了一个需求,这里需要创始人对需求有清晰、完整且务实的深刻认识,这个愿景到底解决了多大的问题。
说到需求,共有四样:
第一为刚性需求,第二为软性需求,
第三为中性需求,第四为虚性需求。
和身体有关的,为刚性的需求;
和精神有关的,为软性的需求;
和心灵有关的,为中性的需求;
和文化有关的,为虚性的需求。
我们要分析的是哪种需求,不同的需求方式是不一样的,身体的需求是解决身体健康的问题;精神的需求是解决我们如何更好地奋斗;心灵的需求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文化的需求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渴望。
需求只有我们有一个很好的认识,去发现它,看看它是否是有利可图。
了解是深入
学会倾听,倾听,是了解他人最直接途径,了解学生的心声,了解自由的灵魂,了解纯真的世界。建立在以了解为基础上的教育才是有效的,只有了解才能互信,只有了解才能包容,只有了解才能感染,只有了解才能生情。只有了解才能深入了解需求。
我们有了这个需求点后,我们需要了解全行业里有没有竞争对手在做,我们在解决用户需求时,和竞争对手有哪些不同?
这个就是我们要找到这个需求的差异点,特别是在现在同质化的竞争中,如何在千篇一律的展现中有不同。
这个就是我们要了解产品,了解用户,找到他们之间的连接点。
我们要开车,只有熟悉车子的情况,了解它的基本情况,多多练习,才能成为一个老司机,克服自己刚刚开车时的紧张。
我们熟悉车辆,才能知道司机需要哪些,想要哪些。
满足是解决
人的自我认知来源于人的社会关系。来源于需要与被需要,满足与被满足。
为了满足这个需要,我们需要设计出相对应的产品来满足我们这个需求点。
只要有需要,就会被解决。美团因为有有大数据,开创了美团外卖。解决了我们不愿意出门,就可以点自己想吃的。
我们可以在平台上选择自己想吃的,解决了我不用跑腿的问题。因为这是懒人的需求。
不想洗衣服,有人解决;不想洗碗,有洗碗机。只要有需求,就会有人去研发解决。我们要想想满足解决什么?
关键是把握
土壤不同,长出的草木便不同。土壤相同,不同的种子长出的草木也不同。土壤相同,种子是关键;种子相同,土壤是关键。土壤和种子都相同,气候是关键。人也一样,环境相同,能力是关键;能力相同,环境是关键。环境和能力相同,机遇是关键。
我们要知道事物的关键,这个产品的关键任务节点是什么,影响关键任务是什么因素,是现金,还是人才,还是产品。
我们要清楚,是现金,人才,产品,团队,政策。我们只有清楚这些,才能知道哪些关键点。
我们找到了决定了事物的关键点,才能更好地让它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需求是机会,了解是深入,满足是解决,关键是把握。他们是一环套一环的,是层层递进的。也是我们从宽到窄的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