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女人都需要一间屋子

作者: 米格格 | 来源:发表于2017-01-04 11:10 被阅读1215次

简书签约作者·米格格

01.

丹姑娘不合群,一向独来独往。

每天早上,她都是六点多钟起床,轻手轻脚地收拾东西,一走就是一天,通常晚上九十点钟才回来。

由于在寝室待的时候不多,室友们对她也是冷冷淡淡,背后还免不了说她两句闲话,大致就是不知道整天在忙活什么,很难沟通相处。

临近毕业,丹姑娘成了班里为数不多通过六级的人,并拿到了北京市高级口语的证书。

室友们对她的指手画脚,变成羡慕嫉妒,有人还声称:“我要是她,整天那么勤快,没准儿都考过雅思了呢!”

话里话外,透着一股酸溜溜的味道。

我和丹姑娘住隔壁,平日来往不多。偶然的一次,我俩在公交车上遇见了。那段路大概要半个小时左右,干坐着也是尴尬,就闲聊起来。

她说,学校附近新开了一家小书吧,环境挺好的,书的数量不多,但都是精品,有空可以去看看。她似乎知道我是书迷,就顺带从包里拿出两本,推荐给我。

一路上,我们聊得很投机,也没有刻意找话题,很快就到了终点站。

那次以后,我和丹姑娘之间就多了几分亲近感,见面会心一笑,好像熟人知己。我觉得,这个姑娘不是那么难以相处,性格也不是那么各色。

不过,这样的一次偶然交流,并未让她跟我成为形影不离的朋友。偶尔在图书馆和自习室碰见了,就临近着坐,但多数时间里,她还是独来独往,一个人穿梭在校园里。

那时候,我有点不太理解,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女孩,正是好热闹的年纪,她不觉得闷吗?

有些东西,置身事外的时候,你永远也看不明白。唯有亲自尝试了,经历了,才知个中滋味。有些人也一样,你不站在她的立场上,也永远不会懂得,她的言行举止是何故。


02.

大三那年,我决定参加北京市的导游考试,当时有三本复习资料,通过笔试后还有口试,包括英文口试。

为了这件事,我开始忙活起来,每天都会很早起床,哪怕上午没有课,也不睡懒觉。果然,寝室里的伙伴们,对我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说我现在跟她们的沟通少了,不合群了,诸如此类。

确实,那段日子我不知道她们每天聊什么,谁有什么“新闻事件”,周末打算去哪儿淘衣服?有时,她们邀我一起聚会,我都以有事婉拒,这不禁让室友觉得我变得孤傲,有点拿架子了。

那种感觉很不舒服,为了避免被孤立,我也试着在去自习室和图书馆时叫上室友,却没想到,给自己造成了更大的困惑。

一次是跟室友A去自习室,她翻看了一会儿书就趴下睡着了。醒来后,看我还在盯着书本,有点倦了,提议说到外面透透气。

我的时间很紧张,已临近考试,实在不想浪费,就说再待会儿吧!A实在待不下去,就自己走了,弄得我还有点尴尬,似乎是她陪着我看了半天书,而我却不愿跟她散散步。

另外一次是跟室友C去图书馆。我原定计划是找资料的,她却在一旁滔滔不绝地说起自己和男友吵架的事,尽管声音很小,但周围的人还是抛来鄙视和厌恶的目光,毕竟真的是打扰到别人了,那也不是闲聊的地方。

无奈,我只好拉着她去校园,听她说完后,耐心开导她。我表现得很安静,很贴心,但说真的,我的内心很焦躁,很着急。因为我的资料还没有找到,还有一堆的事情没有做。

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开始明白丹姑娘为何独来独往了,并也逐渐爱上了这样的生活方式。

一个人是寂寞点儿,但有充足的思考时间,也有绝对的支配权。当关心和陪伴变成了干扰,让你无法安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那么独处就是最好的救赎。

不信你看,这个世界上,往往也都是那些当年看起来最不合群的人,最终成就了自己的理想,活出了别样的人生。

03.

在室友看来,打牌消遣、聊天聚会是一种轻松;可在我看来,最好的释放是一个人静静地独处,写写字,看看书,听听歌。

她们说的“不合群”,并非是我真实的性格,只是我在某种思想和行为上,未能与之有共振而已。倘若非要强迫自己合群,表面上看起来是活得热闹了,实则才是真的孤独。

我尊重任何人的生活模式,但我不想去效仿,为了强融进某个圈子而故作雷同。

保持自己的思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有时会显得格格不入,但也只有经得起被误解的寂寞,穿过所有的猜疑和否定;心无旁骛,才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当关心和陪伴变成了一种干扰,还不如一个人静静地待着,至少不会平添压力和烦恼。

现在,我的QQ里依然有不少的朋友群,但我极少在群里说话,通常都是屏蔽消息,偶尔有空的时候打开看看。

我也极少参加聚会,虽说如此做法会惹人不悦,但我实在不愿违背自己的内心,因为不喜欢那些家长里短的话题,不愿意把糟心的事拿出来抱怨,更不想去出席那些像是攀比房子、车子的炫耀场合。

我不想为了合群而合群,倘若是频率相同的人邀我坐上三个钟头的车去书展画展,我也是乐此不疲的。说到底,只是不想做无效社交。

离开职场,做了自由撰稿人后,经常有人问我:“你憋在房间里写字,会不会很闷?怎么说呢?闷的感觉肯定会有,但是相比闷,我更享受这种独处的宁静和自由。

在没有被打扰的时间和空间里,我能够完全依照自己的意愿来安排这段时光。在自由中保持一种自律,有计划、有节制地做事,可以获得更高的效率。

尤其是写字这样的事情,身边有人陪伴,很多时候就会变成干扰和打搅,算不得好事。久而久之,我就喜欢上了独处,也体会到了它的好处。

04.

这个世上没有谁可以忍受绝对的孤独,但是绝不能忍受孤独的人,就像受风吹拂的池塘,风不停,永远无法获得平静。

独处教会了我冷静地思考过与失,让我把自己放在一个适当的角度深刻解剖。

在迷乱、混沌的时候,在生活始终处于一成不变的状况下,脱离现有的困境,暂时搁置沉重的压力、理不清头绪的问题、复杂的人际关系,寻求到内心真正的平静。

伍尔芙说过,每个女人都需要一间屋子。

她说的这间“屋子”,其实就是属于自己的空间。在这个特殊的空间里,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没有人打扰,没有人责怪,而开启这间“屋子”的钥匙,恰恰就是独处。

我不知道此刻的你,是否也和丹姑娘及我一样,被人指责过不合群、孤僻?

这种感觉的确不太好受,但我特希望你能明白,往往是孤独会让我们变得出众,而不是合群。

只有懂得享受和利用孤独,在一个人的时候积蓄能量,才能在不孤独的时候爆发和绽放。

若是害怕被人说,害怕孤独,终日在嬉笑玩耍的合群中找寻存在感,也许有一天,再回首逝去的时光,你会感慨自己被淹没在了芸芸众生中。

但愿此生,你我都不要有这般后悔的时刻。

相关文章

  • 每个女人都需要一间屋子

    01. 丹姑娘不合群,一向独来独往。 每天早上,她都是六点多钟起床,轻手轻脚地收拾东西,一走就是一天,通常晚上九十...

  • 生活需要一间屋子

    “斐二,我们买房吧?”“我们有钱吗?”“我存了一点点,有个小2W吧,你呢?”“我也就2W的样子”“那我们去看房子吧...

  • 每个女人都需要保养

    不管是17、18岁,还是40、50岁 给自己一些耐心、时间,内调外养 花在脸上的保养,都是会以美丽来回 馈的

  • 每个女人都需要被看见

    文/分儿姐 看了电影《找到你》,因演员炸裂的演技,内心刺痛不已,尤其是结尾处姚晨饰演的李捷那段内心的独白,至今仍耐...

  • 一间屋子

    第十三个故事还是想讲亲情。(从简年15-1倒着写的) 我今年三岁了,是栋房子,有点像人们说的守护灵吧,搞不清楚,反...

  • 一间屋子

    庭院长蔓 杂草丛生 我躺在地上看那雕花的屋檐 四方的窗 青色的墙 那是我儿时拥有的一切幻想 在那样的日子里 一切都...

  • 一间屋子

    文/柳文静 蚂蚁爬过的窗台 一抹风轻轻的走过 黑色的的影子下面 藏着一个佝偻的灵魂 青蒿在门前长了一米 屋子里的人...

  • 一间屋子

    ——六金 大着肚子的妻子走进去 出来的是瘦了的年轻妈妈 和她新生的女儿 病恹恹的女子走进去 出来的是昏迷中的她 还...

  • 仙女指路

    奇怪的屋子 我待在一间小屋子里,身边有两个老女人,两个年轻女人,我们一块玩了起来 。洗脸照镜子...

  • 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

    这周主题是空间,脑袋里马上跳出的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那本书《一间自己的屋子》。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房间,在...

网友评论

  • 白兔糊涂:静能生慧
  • z君来了:优秀的总是不合群的
  • 35556bacbcb1:在学校的时候,隔壁宿舍里乌烟瘴气:打麻将的,打游戏的,看热闹的,整个世界都是此起彼伏的国骂,还有各种各样的看热闹的人指手画脚……
    我们宿舍刚好相反,就一个睡觉的和我一个戴耳机看电影的,没人说话。
    差别不是一般的大!
  • 3679f3e0df8b:偶尔很喜欢独处,但是这会被别人觉得很孤傲,性格怪怪的。
  • 回味岁月:感觉你这次更新间隔好久啊 一直等着你新文呢啊 人总是需要有个私人空间的啊 不过大学一宿舍住一起如果一直不怎么交流 总归是会有人有想法
  • 沙米粒:独处,也是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
  • 路转溪桥胡见:但愿如此!但愿我将来能强大到无忌他人的想法和压力。
  • f92822ad26bb:赞同👍
  • 向着月亮向日葵:说得很对,有时候做自己就是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

本文标题:每个女人都需要一间屋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gso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