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是的,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现象,就是一个统一王朝运行到中期的时候,各种矛盾集中爆发。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明君或者贤臣搞一次大改革,成功了,王朝就会“中兴”。
翰学:如果处理不好呢?
老板:就会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只要有大规模农民起义,基本上这个王朝就走向灭亡了。
翰学:…………不至于吧?
老板:怎么不至于?从财政税收的角度来给你说这个问题吧。如果你是农民起义军,你起义肯定是往最富有的地方去,一方面自己有饭吃,另一方面有钱自己也好办事,这样还能削弱朝廷的实力是吧?
翰学:也是。
老板:通常王朝最富有的地方税收被破坏了,对于政府来说,是很危险的事,因为最大的税收没有了,没饭吃,内部矛盾会更加激烈。所以要赶紧扑灭农民军。有时候为了加快扑灭农民起义军,王朝往往就会破坏原来的财政和税收的分配结构,权力关系也会因此改变。比如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唐末的黄巢起义,都是为了扑灭起义,政府给各地军阀各自征税的权力,但是一旦起义扑灭,想再把财政权力收回来就不可能了。
翰学:原来是这样子,有了自己征税权力的军阀基本就是自己独立了。就像现在很多的销售,他们只要能和运营或者技术端搭配,基本都是出去单干了,谁还愿意打工?
老板:很多人就是这样创业的。
翰学:老板,放心,我不会出去单干的。
老板:我才不担心你呢?当然这事情也有办法解决的。
翰学:怎么解决?
老板:这就是要回归到我们税收的种类了,我们想要王朝不覆灭,就要有弹性的税收源头。
翰学:弹性的税收源头?
老板:是的,土地的产出是刚性的,能生产多少东西就是多少东西,但是商业不一样,我们之前说的盐和铁,还有想茶叶,酒这些,都是属于暴利性的资源商品,这些商品如果是由国家专卖,就能提供财政上的弹性。你想啊,谁控制这些暴利性资源,谁就能轻松获得巨额收入,有钱就好办事。
翰学:所以战时收回“官办”就能额外给政府提供财政收入,不至于破坏原来的权力结构。
老板:是的,而且还想告诉你的是这类商品也没有这么简单,放在政府手里经营,虽然有一定的收入弹性,但是效率低,收入也有限,提高民众的不满意度。但是放给民间经营政府来收税,效率能提上去,税收也能增加,但是同样危险也增加。
翰学:危险?
老板:是的,刚不是说了么?谁控制这些暴力性的资源,谁就能轻松获得巨额收入,拥有巨额收入,既可能成为对政权的威胁,也可能成为豪强势力,导致社会失衡,激化社会矛盾,一样让王朝走向覆灭。
翰学:所以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是在王朝中期矛盾爆发之前,有明君或者贤臣搞一次成功的大改革,让王朝走向中兴。
老板:那中期改革通常是改什么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