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儿子上小学了。从一开始的忐忑焦虑,到现在的淡定从容,我终于适应了一年级家长的身份。
开学第一天,老师要求做个能摆在课桌上的姓名牌。感谢微信,它强大的搜索能力让我搜到了无数姓名牌的做法,我照猫画虎,算是完成了任务。
紧接着,第二项任务就是包书皮。作为一个80后,包书皮向来是我们的拿手好戏。加油站送的报纸,墙上过期的挂历,已经用过的美术书,只要尺寸足够大,都被我们包过书皮。
但是老师在群里发了要求,必须是透明自粘书皮。原谅我孤陋寡闻啊,我竟然是头一次听这个名字,为此还专门去搜索了一下。
刚开学的文具店,绝对有一亿人。那场面真是人山人海,我带着才2岁多的闺女,果断转向旁边的小游乐场,谁爱挤谁挤去。
半上午得空的时候,我专门去了一趟文具店,偌大的文具店就我一个顾客。两个店员陪着我购物,VIP的待遇这不就有了?好吧,即使如此,我还是没办卡,主要是没办卡的习惯。
为了能包好书皮,我在微信搜索里找了一堆教学视频,看完后觉得自己强的离谱。于是等孩子放学回来,我掏出了他的一年级上册数学书,开始包书皮。
我觉得包书皮跟给手机贴膜差不多,家里的手机基本上都是我给贴的膜,我自信不会有啥问题。为了谨慎起见,我学着朋友圈和微信视频里的样子,每撕开一点,就拿三角尺刮一点。
结果,这不刮还好,一刮反而给弄皱了。视频说晨光的书皮如果没粘好,可以撕开再粘一次。但是心灵手不巧的我撕的时候发现书的封面都快被我扯起来了,只能硬着头皮就那样包上。
开局不利,第一个书皮就给包废了。
没办法,我把高三的妹妹喊过来,看看她这多年经验是不是会比我包得好一点。别看她学习不行,干这些倒挺来劲。她直接放在床上,一撕一粘,简单粗暴,就包好了一个作业本。
没想到她这么两下,竟然比我放在桌子上,小心翼翼跟拆定时炸弹一样包得更好。原来有时候太谨慎小心,结果反而不如预期。
好吧,她也算给了我启发。我也学着她的样子,放下心理包袱,一撕一粘,简单粗暴。你还别说,不需要小刮板,都已经包得很好了。
当然了,我也是包完所有的书皮后,才发现包装袋里还有个蓝色的小刮板。
终于,小学生涯的第一次包书皮,虽开局不利,但还是勉强完成了任务。幸亏儿子尚小,攀比心不重,应该不会嫌弃我给他包坏了那本数学书。等他学会攀比的时候,我应该已经技术进步了。
网上有家长吐槽,说既然要求统一包书皮,为啥教材在印刷的时候不直接包好书皮再发给学生呢?其实这也不能怪老师,要怪就怪学校和某些部门领导。每个学校对书皮的要求不一样,有的学校甚至会指定某文具店或者某品牌的书皮,印刷厂没法统一。
而且某些部门领导去学校视察,看的是作业本齐不齐,书皮齐不齐,他们才不管教学质量如何。哦对,他们很多人,可能压根不懂教育,甚至在评课的时候外行指导内行。那他们凭啥进那些部门?我可不知道哈。
我们能做的就是别为难老师,毕竟他们已经很不容易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