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受
当马老师讲到让我们回忆一下,自己小时候有没有因为父母的一些教育行为,给自己造成的哪些影响时,我的脑海里瞬间就浮现出来一个画面:记得是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的数学考试只考了20分,然后被老师惩罚打扫卫生。当时回来的时候天已经很晚了,妈妈就问: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晚?我当时害怕被她骂,就哭着给她说:我考试不及格,被老师罚打扫卫生了。本以为她也会骂我几句的,结果她问:让你一个人打扫卫生还是有人做伴?虽然妈妈当时没有解释,但我能感受到她并没有关注成绩的好坏,而是关心有没有人和我做伴,当时我的内心瞬间就觉得:考试不及格打扫个卫生也没什么可丢人的!我想我当时的自尊或是我的自我认知都被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二、新知
1.当我们选择用奖励或是惩罚为孩子建立他律的时候,就会导致当这些奖励或是惩罚消失的时候,孩子并没有建立良好的自律能力,所有一些不好的行为反而还会出现在孩子身上。在对于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我们要引导教育孩子对于这件事情的正确认知,真正的鼓励到孩子,帮助他们养成自律能力,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用强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去迎接挑战。
2.培养道德自主的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培养孩子良好的自我概念。不要再用传统的:人前教子的教育方式去伤害他们脆弱的自尊心。
3.我们总是选择用奖励或是惩罚的手段去教育孩子,往往是因为我们成人不敢让孩子去承担自然选择所造成的结果,也没有给到孩子选择的机会或是尊重他们的选择。
三、行动
1.当孩子教育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我们要练习做到欣喜的去接受这件事情的发生,重点的是:去处理这件事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而不是我们表面上看到的呈现出来的那些症状,从而帮助引导孩子去理解这件事情的本质意义,最后让他们去做出选择。
2.改掉:以服从为目标的教育方式,尊重孩子、给他们自由选择的机会,试着让自己接受:孩子自由选择所要承担的结果。







网友评论